在民國三年的深秋,也就是公元一九一四年的那個十月,安康山區突然傳出了令人不寒而栗的傳聞。人們私下議論紛紛,說有一支自稱為大明朱皇帝麾下的人馬,正在悄然接近縣城。這消息像野火一樣迅速蔓延,一時間,整個縣城人心惶惶,家家戶戶都在收拾行囊,準備逃離這個即將被戰火蹂躪的地方。
朱皇帝?這究竟是怎樣一個神秘人物?他仿佛是一個隱藏在迷霧中的幽靈,極少有人真正見過他的真麵目。傳聞中,他是大明崇禎皇帝的嫡係血脈,憑借一股不屈不撓的毅力,他成功籠絡了四方豪傑,聚集了一支數千人的隊伍,在洵陽縣一帶揭竿而起,誓要與民國政府一決雌雄。
安康縣公署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有些官員認為這不過是無稽之談,朱明王朝早已滅亡二百七十多年,如今哪還有什麼朱姓皇帝?這不過是某些瘋子在胡言亂語,而百姓們則是因為恐懼和無知,才會輕易相信這些謠言。
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萬一此事屬實,真的有一夥逆賊打著朱明王朝的旗號來鬨事,那麼等到他們打到安康縣城時,恐怕就來不及了。因此,還是應該派人去仔細調查一下,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猶豫不決之際,突然有軍警急匆匆地前來報告。他們聲稱,在城外發現了一股手持農具的流民,這些人自稱是奉了朱皇帝的諭旨前來攻打安康縣城的。他們要求縣長立即開城投降,迎接朱皇帝的大駕。如果他們不聽勸告,一旦天兵降臨,將會把這裡變成一片廢墟,不留任何生機。
這個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在縣公署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官員們麵麵相覷,誰也無法預料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將如何發展。而安康縣城的命運,也似乎在這一刻變得撲朔迷離,充滿了無儘的懸疑和未知。
縣長被這狂妄的口氣徹底激怒,他下令將所有的武裝部隊全部出動,誓要一探究竟,看看這個所謂的“朱皇帝”到底有何等能耐。雙方交戰之際,看似聲勢浩大的“朱明大軍”卻讓人大跌眼鏡。原來,他們大多是鄉間的普通百姓,手中除了幾把破舊的火槍,就是些鋤頭、木鍁、糞叉之類的農具。戰鬥剛一打響,這群所謂的“大軍”便如鳥獸般四散而逃。不到半天時間,這場荒謬的戰役便以官兵的大獲全勝告終,他們還抓獲了兩百多名所謂的“大明士兵”。
在對這些俘虜進行審問時,卻發生了一件離奇的事情。這些俘虜竟然無一人知道那個神秘的“朱皇帝”的真實姓名、出身背景,甚至他的行蹤和人馬數量都是個謎。他們紛紛表示,自己是被一些陌生人蠱惑,這些陌生人自稱是大明皇帝的屬下,承諾隻要跟隨他們,不僅能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甚至還能娶到三個老婆。這種誘惑讓越來越多的人心動,紛紛加入他們的行列,夢想著成為開國功臣,享受榮華富貴。
儘管縣知事對這次事件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卻始終無法找到“朱皇帝”的蹤跡。他自以為事情已經解決,於是向將軍行署報捷請功。陝西督軍陸建章看到捷報後十分欣慰,對有功官兵進行了獎賞,並認為經過這次事件,那些假冒朱明後裔的人應該不敢再興風作浪了。
就在人們漸漸淡忘朱皇帝稱帝起兵之事時,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民國五年的春節剛過,那個神秘的“朱皇帝”竟然再次現身。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他公然出現在街頭,身穿道袍,手拿拂塵,儼然一副遊方道士的模樣。他流竄於鹹陽、周至兩地,逢人便自稱是崇禎皇帝的嫡係後人,並聲稱自己身懷異相,頸後有“龍根”、舌下有“龍須”,左邊掌心有“日月紋”,右邊肩頭有“金龍鱗”,將來定能執掌江山。他還承諾,凡是自願跟隨他的人,將來都能封王拜相,享受無儘的榮華富貴;而不願跟隨他的人,則必將遭受禍殃。這一番言論再次引起了轟動,讓人們對這個神秘的“朱皇帝”充滿了好奇與恐懼。
在這片土地上,一種詭異的傳說如野火般蔓延。那怪力亂神的邪說,竟能讓無數缺乏知識的窮苦百姓深信不疑。他們紛紛表示願意追隨那位神秘的“朱皇帝”,仿佛在他的引領下,就能過上夢寐以求的生活。
據說,隻要“朱皇帝”執掌江山,他們便能頓頓吃上白饃,而且每人還會得到兩個罐子,一個裝滿白糖,一個裝滿紅糖。餓了的時候,就可以拿起白饃,蘸著糖吃,想蘸白糖就蘸白糖,想蘸紅糖就蘸紅糖。這種日子,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開國功臣才能享受的榮光。
僅憑“朱皇帝”一人的邪說,似乎還不足以籠絡如此多的人心。當地有個道姑,名叫但明貞,她與吳永惠、何致富兩位道友,糾集了一幫道士,圍在“朱皇帝”身邊,四處散播謠言。他們聲稱“朱皇帝”乃是“真命天子”轉世,隻需三年,便能一統天下。屆時大明王朝將重現輝煌,所有歸順者都將得到封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在這群“妖道”的蠱惑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歸附“朱皇帝”。甚至連鹹陽的富紳李應奎,為了求得更高的地位,竟不惜將自己的14歲女兒獻給“朱皇帝”。而“朱皇帝”也毫不吝嗇地封李應奎為“太師”。此舉一出,更是引發了無數人家爭相效仿,紛紛將女兒送到“朱皇帝”身邊,希望能借此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
隨著數千“臣民”的擁護,“朱皇帝”、“李太師”以及道姑但明貞等人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經過但明貞與“太上老君”的溝通,他們選定五月八日為起兵的吉日。並將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詩句“待到來年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篡改為“隻等今年五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作為起事的口號。
“朱皇帝”與眾“大臣”製定了進攻路線,計劃先奪取周至縣城,然後東進長安。在長安正式登基後,再逐步拿下整個陝西,隨後分兵兩路,一路南進,一路北伐,意圖一統天下。
這一消息傳開後,引起了陝西督軍陸建章的高度重視。他立即委任稽察處長張藩前往打探虛實。張藩經過一番探查後,向陸建章彙報了情況,並請示速速派出軍隊西進截擊。
而此時,“朱皇帝”的大軍已經從武功縣渡過渭水,向南進攻周至縣。陸建章派出的軍隊與“朱皇帝”的大軍在渭水南岸相遇,雙方隨即展開了一場激戰。
雖然“朱皇帝”一方人馬眾多,但他們的武器隻是些鋤頭糞叉子,哪裡敵得過官兵的洋槍火炮?一陣槍響過後,他們便狼狽地四處逃竄,傷亡慘重。官兵們迅速出擊,抓獲了數百名俘虜,其中還包括了但明貞、吳永惠、何致富等幾名主要頭目。然而,“朱皇帝”和“李太師”卻像鬼魅一般,在槍炮聲中消失了蹤影,任憑官兵們如何搜尋,都未能找到他們的下落。
為了震懾那些被“朱皇帝”迷惑的愚昧百姓,張藩在請示陸建章後,決定對但明貞等人執行殘酷的斬首刑。他們的首級被高高地掛在杆子上示眾,以此來警示那些企圖跟隨“朱皇帝”造反的糊塗蟲。
半個月後,有人在武功縣的一個偏僻村落裡,意外發現了“朱皇帝”和“李太師”等人的蹤跡。張藩立即調派精兵強將,將這夥人一網打儘。隨後,他們將這些逆賊押解到省城,交由陸建章親自審訊。
經過嚴密的審訊,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原來這個所謂的“朱皇帝”,真的姓朱,名叫榮宗。他原本是四川“齋門”的一個讀書人,一心希望通過科舉考試光宗耀祖。然而,隨著清王朝的覆滅和民國的建立,他的科舉之路被徹底斷絕。這讓他心生不甘,整日鬱鬱寡歡。
他的老師薑浩天在開導他時,竟然為他相麵,說他後頸的凸起骨頭是“龍根”,舌頭下的橫紋是“龍須”,左手的紋路是“日月紋”,右肩的胎記是“金龍鱗”。薑浩天聲稱這是“真龍天子”之相,前途不可限量。他建議朱榮宗效仿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亂世中稱王稱霸,成為一代奇男子。
不知道這位薑老師是信口胡謅還是彆有用心,朱榮宗竟然真的相信了自己是明朝皇族後裔的鬼話。他天真地認為自己天公賜福,身上有四樣印記,隻等他開悟之時,便能重建大明江山。在薑浩天的進一步占卜下,他們算出陝西是朱榮宗的發祥之地。於是,朱榮宗便來到陝西安康一帶,妖言惑眾,蠱惑人心。沒想到,真的有幾千人被他的話所迷惑,跟著他一起做起了荒唐的“開國”美夢。
這次聲勢浩大的起事,卻如同曇花一現,很快便以慘淡的失敗告終。朱榮宗並未就此罷手,他在接下來的兩年裡,身披道袍,足跡遍布陝、甘、川、滇、黔等地,四處遊說,意圖再次積蓄力量,卷土重來。然而,他幾次被通緝,行蹤暴露,不得不再次回到那所謂的“龍興之地”。這一次,他又故技重施,上演了一出“先克周至,再克長安”的鬨劇,企圖重拾舊夢。
陝西督軍署在查明案情後,迅速作出反應,發出行文,決定將朱榮宗、李應奎等一眾妖言惑眾、意圖謀反的罪人,在鬨市處決,以儆效尤,震懾人心。同時,還派出精兵強將前往四川,抓捕“齋門”門徒,尤其是那位當年為朱榮宗看相的薑老師,務必將其繩之以法,嚴懲不貸。
至此,這樁轟動一時的民國“朱皇帝”案終於宣告收場。雖然“朱皇帝”朱榮宗已經伏法,但那位神秘莫測的薑老師卻似乎真的擁有未卜先知的能耐。不等官兵到來,他便聞風而動,消失得無影無蹤,從此再無人見過他的身影。
在我看來,這位薑老師不過是個“耍活寶”的角色,他的所作所為,無非是想借著朱榮宗的名頭撈取好處。倘若朱榮宗真的成了氣候,他便能跟著沾光;倘若朱榮宗成不了氣候,他也不過是押錯了寶,輸了一局而已。然而,正是這位看似無足輕重的薑老師,卻在這場鬨劇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成為了隱藏在關卡之中的真正暗黑破壞神。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