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民國年間,天津地區流傳著八大離奇案件,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楊三姐告狀”。故事發生在灤縣甸子村,楊二姐與狗兒莊高占英自小便被定下娃娃親,成婚後不久,楊二姐突然血崩而亡。楊三姐陪伴母親來到高家料理後事,卻發現二姐右手手指有傷,斷定其中必有貓膩,於是直奔灤縣縣衙,狀告高占英。哪知高家財大氣粗,早就買通了縣衙幫審,公然偏袒高占英。楊三姐一怒之下,直奔天津,將狀紙遞到直隸高等審判廳,並直接麵見警察廳長楊以德,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冤情。楊以德聞之動容,立即派人開棺驗屍,赫然發現死者腹部有刀傷。高占英見狀,隻好招認自己與五嫂私通,合謀害死了楊二姐。最終,高占英被判處絞刑。這段公案被唐山警世戲社班主成兆才改編成評劇《槍斃高占英》,後又更名為《楊三姐告狀》,至今仍在舞台上長演不衰。
故事中,有位關鍵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楊以德。楊以德乃天津本地人,祖上曾是鹽商,到了他這一代,家道已然中落。小時候,他在東南角二道街的同宗富商楊紹溪家當守夜打更、乾雜活的小夥計,人送外號“楊梆子”。後來經人引薦,他在老龍頭火車站找到了檢票員的工作。庚子年間,八國聯軍入侵天津,楊以德趁亂撈了不少外快,用這筆錢打通關節,混進了探訪隊。
那時,天津有個飛賊張三立,身手矯健,擅長飛簷走壁,專門洗劫大戶人家,官府捕快對其束手無策。楊以德心生一計,找到幾家當鋪,叮囑掌櫃若張三立來銷贓,務必拖延時間,及時報官。果不其然,不久後,楊以德在一家當鋪成功抓獲張三立。盜竊罪雖不重,但楊以德卻將張三立收為己用,讓他當了線人。自此,楊以德屢破奇案,仕途一路飆升,從探訪隊管帶升至探訪局總辦,最後竟坐上了北洋警務道台的寶座。
那時的天津衛,被一幫混混兒攪得烏煙瘴氣。他們霸占市場,沒事找茬,欺負老實巴交做生意的百姓。彆處的流氓地痞,要麼破口大罵,要麼動手就打,能動手的絕不嗶嗶。可天津衛的混混兒不同,他們玩的是“以挨打換訛錢”的套路,你要是沒把他打死,他能跟你耗一輩子,你若真把他打死,恭喜你,你攤上人命官司了。
袁世凱推行北洋新政,整頓社會治安,打算清理這群混混兒。可混混兒壓根不怕上公堂,一進衙門,往地上一趴,任由差役一頓亂棍伺候,非但不求饒,還喊著“過癮,再來一頓”。楊以德琢磨出一招,對付混混兒不打不罵,直接送他們進站籠。這站籠,又叫立枷,堪稱清代僅次於淩遲的酷刑。一個木頭籠子,上端是枷,卡住脖子,腳下墊著一摞磚頭。抽走磚頭,人隻能踮腳站立,脖子被持續拉伸。這招雖不至於立馬要命,但那滋味兒可不好受,除了極少數硬漢能扛得住,大部分混混兒都得乖乖求饒。求饒之後,楊以德還有殺手鐧讓他們鑽青樓女子的褲襠。這招夠損,鑽過褲襠的混混兒,這輩子算是徹底栽了,哪還有臉再混江湖。
楊以德既保護了商家,又維護了官麵,但也不能把混混兒得罪得太狠。收拾了一大批土混混兒後,天津衛的市麵總算太平多了。剩下的混混兒,全成了楊以德的鐵杆粉絲,沒人敢不給他麵子。
1917年,一戰硝煙散去,直隸交涉員黃榮良攜手楊以德,雄赳赳氣昂昂走進天津德租界的工部局與巡捕房,霸氣宣告德租界,現在改名天津特彆第一區,設立管理局,楊以德出任局長,黃榮良擔任副局長。三年後,這對黃金搭檔再度出手,成功收回俄租界,又立下一功。
從袁世凱到段祺瑞、徐世昌、黎元洪、曹錕,甭管誰坐莊,楊以德始終穩如泰山。他身兼多職,直隸警務處處長、天津警察廳廳長、北洋行營營務處處長、天津工巡捐務處處長、天津工程處處長,全都是他。為啥?因為他楊以德在天津衛那是“一霸手”,大小事務離了他,還真就玩不轉。他籌錢疏通海河,拓寬馬路,八國聯軍一鬨騰,把鼓樓給糟蹋了,1921年,當地士紳發起重建鼓樓的倡議,楊以德作為工程處處長,全程操刀,新鼓樓拔地而起,重現往日輝煌。
但俗話說,站得越高,摔得越慘。段祺瑞執政時期,楊以德官運亨通,一路升至直隸省長兼全省警務處長、天津警察廳長,達到人生巔峰。然而,好景不長,他保舉親信白振鏞接任天津縣長,現任縣長張仁樂也不是吃素的,人家跟東北王張作霖是哥們,還傍上了直隸督辦李景林這棵大樹。兩人針鋒相對,互不相讓。楊以德派保安隊包圍縣署,張仁樂淡定撥通李景林的電話,一個營全副武裝的士兵瞬間到位。楊以德一看勢頭不對,隻好鳴金收兵。但事已至此,覆水難收,張作霖直接給段祺瑞打小報告,要求免去楊以德所有職務。畢竟光棍兒難敵勢力,楊以德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能東山再起。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