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林把一百多套商鋪本本給他爸。
陳爸真有點傻了。
兒子居然買下了一百多套店鋪。
“爸,你從鄉下去湖城,你是騎著摩托車還是開卡車去?”
“你敢笑話你爸。”陳爸爸打趣地說道。
“爸,我可不是笑話你,我覺得怎麼得開汽車去收租吧,一百多套步行街店鋪的房東,對了還是一個養鴨基地的大老板。”陳林笑著說道。
“臭小子,你還沒笑,你這笑了,就是笑話我。”
“爸,我真隻是笑,我真沒有笑話你呀!我很誠心想給你買個汽車!”
“好啦,買汽車我自己來買。”陳爸說道。
“那行,這卡存了錢,爸,什麼車你隨便買。”
“不用,我們鴨子出欄了,你爸我有錢。”陳爸霸氣地說道。
哪怕陳爸硬氣,陳林最後還是把卡塞給了他爸。
自己在外,家裡陪伴得少,而他最多的是錢。
錢就是掙來給家人和自己花的。
不然掙那麼多錢乾嘛,這輩子自己和家人要漸漸適應花錢的節奏。
前世自己和家人摳摳省省的三代,到頭來啥也沒享受過的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
因為有家庭醫生,爺爺奶奶身上的毛病醫生定期來檢查身體,爺爺奶奶現在身體比前世硬朗得多。
前世老人們生病都不願意去看醫生,有時候用些土方法,去求什麼仙人灰,就是祭祖時候的煙灰說是菩薩的神藥,小病沒治倒是亂搞出大病來。
這一世看著硬朗的爺爺奶奶,陳林感覺自己過了這段緊張的創業期,要帶幾位七十歲老人出出省城,去一些地方走一走,玩一玩。
在家裡待了幾天之後,陳林回到省城。
和陳漢升又一塊吃了頓飯,陳漢升現在搞房產,感覺他又有點飄了。
陳林怕這家夥搞什麼豆腐渣工程,準備安排人到漢升地產,房地產做大,不能想著隻賺一個樓盤或者幾個樓盤的錢,華夏房地產接下來十幾年裡都是高速發展,公司需要追求三贏,政府開放地產拉升城市建設水平,所以工程要讓政府滿意,居民買房是為更好的人居環境……陳林感覺這大道理講得,這是自己講的嘛,或者到了某種層次,這些空泛的道理卻正是最正確的前進方式。
“改善人居環境,讓顧客滿意,獲取房地產合理利潤,前期賺錢不是目的,而是做招牌,林哥,你放心我聽進去了。”
對於居住環境,陳林問他對於物業怎麼看,陳漢升對物業似乎瞧不上。
陳林確實十分對物業有興趣,物業的現金流很穩定,且無較大風險,除去人力成本,基本都是保賺不賠的。
恒大物業,萬科物業,綠地物業莫不是市值千億,這也是塊大蛋糕,而且很堅挺的一塊大蛋糕。
自己做物業,也對漢林地產能進行一些把控,所以陳林和陳漢升說了自己要搞物業,漢林地產的物業交給他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