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
在簡短的彙報了一番過後,薑維便先行告退,下去休息了,隻剩下李憂等人,繼續留在中軍大帳,對接下來的戰事進行商討,
畢竟長途跋涉了這麼長時間,就算薑維自己不想歇著,李憂這群長輩也不忍心讓這麼一個立下汗馬功勞的小輩繼續在這裡和他們熬!
“行吧!”,
李憂百無聊賴的伸了個懶腰,隨後才拉著長音道,
“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當初咱們派司馬懿去幫伯約鎮守阿逾陀,其實也隻不過是覺得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隻有司馬懿對伯約的幫助是最大的,誰曾想到,竟然還真讓他們兩人攀上了交情!”,
“隻能說這時運二字,確實不為人心所控,隻是好在,現在這樣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就是了!”,
“沒錯!”,
郭嘉點了點頭,附和說道,
“就算那司馬懿不會傾囊相授,但看這樣子,就算能將他的經驗傳去一半給伯約,都夠這小子受益匪淺了!”,
聽聞這話,
李憂點了點頭,沒有吭聲,畢竟這一點,恐怕還真沒有人會比他更清楚了,
要說有的時候,
這人算還真就不如天算,當然,或許也是因為人算過了,這天算才會不太一樣,
當初李憂非要讓諸葛亮收下薑維這個徒弟,其實就是想彌補演義中薑維的遺憾,也是他自己的遺憾,
那個天水麒麟兒,從開始跟隨諸葛亮開始,便與曹魏連年征戰,那種情況下,諸葛亮自己都忙的不可開交,就算有心想要教導薑維,又真正能教他多少東西?
可就算如此,
薑維在蜀漢大勢已去後,仍舊心有不甘,非要在絕境之中,最後搏一個虛無縹緲的生路,甚至甘願為此賭上自己的性命,
其實按照當前的形勢,隻要薑維願意死心塌地的投降,憑他的本事,在那邊的前程依舊光明的很,可他偏偏就是如此的一根筋,
都說諸葛亮為大漢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其實薑維同樣做到了這一點,當然,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出於對諸葛亮的報答,除了他自己,恐怕真就無人得知了!
而這,
就是李憂向諸葛亮強烈推薦薑維的原因,
這樣一個有天賦、有忠心、有毅力的弟子,如果儘心儘力的好好培養,李憂甚至覺得,未來這些二代之中,怕是真就無人能和這薑伯約爭一個頭籌!
可就算是李憂,所想的也隻不過是把薑維從小就送到諸葛亮身邊進行教導,可他是做夢也沒想過,要讓諸葛亮和司馬懿共同教他啊!
剛聽見這個消息的時候,
李憂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早上吃的扁豆沒熟,給自己吃出幻覺了,
這兩個家夥,幾乎可以說是演義之中,後三國時代最頂尖的兩位謀士,即便如今他們的命運和經曆都與演義中大有不同,但在本事上,可是隻增不減,若是薑維真能集這二人身上的長處加在己身,其未來的成就,恐怕就不是一個平原二代弟子中的“頭籌”這麼簡單了!
“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