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句話,不管在大漢還是在貴霜都是通用的,帕蒂爾根本就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大漢的使臣,會對他表現的這麼殷勤,甚至說是有些諂媚都不為過,但此時的他已然被架了起來,
那荀諶一見他,就各種好話說儘,實在讓他有些不知所措,於是也隻能回應一個笑臉,
“眼下天色已晚,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地方,有什麼事,先到營帳如何?”,
“好,好啊!”,
荀諶連連點頭,求之不得的說道,
“既然帕蒂爾副王如此說了,那咱們就去營帳之中相商如何?”,
“呃.......好!”,
帕蒂爾雖有些不解,但也沒在這麼多人麵前駁了荀諶的麵子,帶著一眾人等,便朝著大營走去,
期間,
荀諶還和辛格對視了一眼,雖說他們二人也是第一次相見,可隻用一個眼神,便都確定了對方的心中所想,唯獨帕蒂爾一個人,還被蒙在鼓裡!
這個局的重點,
根本不在於荀諶是否在眾人麵前和帕蒂爾展現出不一般的熱情,雖說這一手,確實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這個局,從帕蒂爾出來迎接荀諶這個漢使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很簡單的道理,
所謂的政治,從來都不是在和你講什麼邏輯,而是在和你講立場!
沒錯,
就像辛格之前說的一樣,漢朝重視禮節,所以處於尊重的態度,將禮節做好,自然是符合邏輯的,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
你是人家大漢的人嗎?
漢朝來的使臣,不去摩陀羅,反而來到你這東南戰場的中軍大營,這本身就是一個極不尋常的信號,
自古以來,皇帝最不放心的,就是手握軍權的將領,這也應了後世為人所說的一句話,那便是槍杆子裡麵出政權,儘管這些帝王並未能做出如此精妙的總結,但基本的意識還尚且具備,
他們知道,任何一個將領,隻要有了足夠強橫的兵馬,那就有理論上威脅皇權的可能,隻不過但凡有些城府,都不可能將這事搬到明麵上來說,
可辛格這招挑撥離間的精髓,
就是把這事搬到明麵上來說!
人家漢使想商量事,你彆管是停戰議和的大事,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人家壓根都懶得和你波調說,直接去找了帕蒂爾,
可以說,
任何一個君主碰見這事兒,誰心裡能不犯嘀咕,當然了,劉備除外,畢竟這事要放在李憂身上,彆說接見外敵使臣,就是人家使臣在李憂家和他喝到半夜,抵足而眠,劉備第二天早上也能問問李憂要不要來碗醒酒湯,
隻不過,
這種心胸,波調肯定是沒有的,
當然了,
這也是人之常情,坐在那個位子上,有些事,難免會深思一下,可往往,這一深思,事就開始變得不對味了!
這種招數,帕蒂爾隻有一種解法,那就是壓根不出營接人,更不要讓荀諶進到這個大營裡,什麼禮節不禮節的,那是你該考慮的事?
就算真有禮節這回事,也得是波調去展示,哪有你帕蒂爾展示的事!
這就像你妻子剛一出門,青梅竹馬就來你家借宿,想要讓你妻子不生疑,那就壓根不要讓他進來,否則的話,就算你說你當天晚上自己睡在了院子裡,那也根本說不過去!
但帕蒂爾本來在政治上的嗅覺就不敏銳,又被辛格一套關於“禮”的學說搞得雲山霧繞,還沒想明白,就草率的將荀諶迎了進來,這一下,是非對錯,可就說不清了,
中軍大帳,
帕蒂爾倒也不至於蠢到要擺什麼宴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