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的事,
劉禪當然不可能放在心上,
說到底,這天下的官員,有幾個能像李憂一樣,每天隻想著摸魚睡覺,對所謂的權財完全不感興趣,又有幾個君主能像劉備那樣,隻要能有幾十個舞姬在那跳舞,他就能整日樂嗬嗬的,完全不想其他有的沒的?
少,
少之又少!
區區一個王冠,就算上麵滿是寶石,也值不了幾個錢,若是郭圖這幾年來,就剩下這麼一個王冠,在貴霜這個地界,叫他一句青天大老爺都不為過,
當然了,
這也是劉禪不了解情況的原因,人家郭圖早就知道會有回歸大漢這麼一天,所以早就把那些貪來的錢財花在了享受上,到最後,還能剩出這麼一個王冠來,確實也是真花不完了的結果,
但不管怎麼樣,既然這個王冠是要戴在辛格的頭上,那劉禪自然不會對此有任何意見,甚至在某些方麵,會展現出一種明顯支持的態度出來!
就像劉禪自己說的,
直接取締貴霜王,絕對不是什麼好事,而要說最適合這個位置的人,對大漢來說,辛格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而在劉禪從郭圖的軍帳出來後,立刻便帶著那兩千軍卒向明那加拉撤去,畢竟正事都已經聊完了,帕蒂爾走到現在這一步,也早就沒了退路,雖說將此行稱作過場也不恰當,但實際上的作用也和過場一詞大抵相當,
總而言之,
在劉禪撤軍的第三天,
整個東南戰場的形勢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辛格早就準備加入了太平道,又暗自培養了這麼長時間的勢力,其麾下的軍卒,早就隻認下辛格這一個將軍,達到了隻聽軍令不聽王令的程度,
至於帕蒂爾的那二十餘萬士卒就更不用說了,那帕蒂爾帶兵的時間,可是比辛格多上十年有餘,彆說現在的形勢已經靠向了大漢,就算大漢沒打過來,隻要帕蒂爾振臂一呼,其麾下士卒就真敢隨他造反,
隻能說,
波調之所以常常忌憚帕蒂爾,確實是有其原因所在,不過要怪,也隻能怪他過於優柔寡斷,若是想要奪權,那邊快些,若是想要重任,那邊爽利一些,兩邊都做不到,隻能將帕蒂爾越推越遠,
自劉禪離開之後,
帕蒂爾立刻率領大軍進駐烏闍衍那城,那裡本來就有辛格之前的積累,辛格打過招呼後,就算沒了摩陀羅城的補給,帕蒂爾大軍也不會因為軍糧發愁,
而辛格則是更加的簡單,直接率領大軍,越過漢軍駐地,直接朝著缽羅耶伽城切裡特的駐地行軍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
郭圖和王平都留在了辛格的軍中,並對外宣布,郭圖和王平已經被辛格本人挾持囚禁,隻不過實際情況確實有不少出入就是了!
當然,
即便這樣,波調還是三番兩次的發出王令,希望劉備能夠看出條件,將貴霜的安巴尼副王還給貴霜,
可這東西,向來講究一個你情我願,人家郭圖自己不願意回去,那劉備這邊如何有硬送的道理,
所以隻能“委屈”郭圖,被暫且扣押在辛格軍中,一同前往切裡特所在的城池而去,
而這一去,
貴霜王庭就算是徹底的炸了鍋來!
王庭之中,
投降的聲音愈演愈烈,到後來,竟然已經到了壓不住的地步,當然了,這裡麵的主降派,主要還是以刹帝利的貴族為首,畢竟在他們看來,不管是辛格還是帕蒂爾,原來都是刹帝利的副王,如果貴霜舉國而降,他們多少還能有點麵子,總不至於被趕儘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