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李憂說的,
兩年的時間轉瞬即逝,
劉禪和董昭的比鬥還在繼續,隻不過擁有大量資金投入的劉禪,從一開始已經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這兩年來,西涼的水利設施基本上全部被搞定,西域的作物也被成功引入,加上商路的開通,兩年的時間裡,西涼直接來了一個改頭換麵,雖說和中原地區比起來,農業仍舊不算發達,但也足夠當地百姓攢下餘糧了!
值得一提的是,
在這種一片光明的經濟形勢下,羌族也不得不動了心,遊牧民族的數量大大減少,農戶的數量則是大大增多,
再過上幾年,
恐怕就連揚州也未必能夠比得上西涼的財力!
當然了,
對於這種情況,李憂自然是早有預料的,對於大漢來說,現在的西涼就相當於是經濟特區,發展速度自然是不可小覷的,而相反的是,蜀地的情況可就沒有那麼明朗了,
其實那董公仁也是個有本事的,即便在財力、資源都處於弱勢的情況下,他也依舊沒有放棄,並成功開拓了蜀地的商路,讓當地的作物有了走出大山的機會,
按理來說,
這已經算是不小的功績了,但和西涼相比,終究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按照李憂的計算,這場比鬥,估計過不了一個月就該徹底落下帷幕,否則的話,一味的堅持,隻會讓自己輸的更加難看,
而至於倭島上的戰局,更是早在一年以前就落下了帷幕,
當初賈詡的計劃是,讓呂蒙先逃到倭島待上半年,等到他打的差不多的時候,自己再率領漢軍入場,這樣既能儘快控製倭島的戰局,又能防止呂蒙滋生反骨,怎麼看都是萬無一失,
可知道計劃真正開始施行的時候,李憂才知道這個計劃的漏洞到底在哪!
兩個月!
隻用了兩個月,帶著兩千人逃離島國的呂蒙,就打下了倭島三分之一的疆土!
在這麼打下去,沒準半年過去,漢軍到倭島後,就隻有呂蒙這一個對手了!
情急之下,
賈詡隻能提前請劉備調動兵馬,讓黃忠、甘寧帶足兵士,一同過海入倭島,為了保證這個計劃能夠萬無一失,李憂還再度加碼,把魏延也送了過去,並要求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平定整個倭島的戰亂,
當然了,
這事,確實也不能過度責怪李憂,畢竟他對世界史的了解並不充分,加上後世倭島本土人對織田信長等人的吹捧,讓他下意識的以為,就算現在的日本還遠遠沒到戰國年間,但也對上呂蒙,應該也是有一戰之力的,
可事實證明,即便呂蒙當初被諸葛亮整的很慘,但事實上,能夠想出白衣渡江這種損招的家夥,也絕非常人可比,起碼現在倭島上,並沒有能夠與之爭鋒的梟雄,要是再不快些出手,沒準真就讓那呂子明當了個什麼天皇出來,
要是那樣,
可就真鬨了個大笑話,早知道現階段的呂蒙對於倭島的強度這麼高,李憂就安排邢道榮去了!
至於剩下的事就簡單的多了,麵對帶足了精兵強將的黃忠等人,呂蒙的那點反骨頓時就沒了,他也不是傻子,雖說在島國這兩個月來,他也招募了不少本地的兵卒,
但事實上,這些兵卒之所以跟著呂蒙,隻不過是為了那一口軍餉,要知道,對於常年作戰的本土勢力來說,發不出軍餉乃是家常便飯,所以才會讓按時發餉的呂蒙看著難能可貴,甚至能克服語言問題,迅速崛起一支新的勢力,
可他手裡這三瓜兩棗,想要和黃忠麾下正兒八經的大漢戰卒兌子,那可就真的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於是,
在黃忠等人到來後,呂蒙果斷的讓出了自己所有的地盤,“心甘情願”的受降,並成為黃忠麾下的馬前卒,繼續征戰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