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掏了,已經要被掏乾了!”,
李憂翻了個白眼,有些無語的說道,
“你以為我是弱智啊,有人才不在戰時發掘,偏偏要等到這個時候?”,
“切......”,
荀攸有些無語的撇了撇嘴,他當然知道李憂說的這個道理,其實他真正想問的問題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有些人才,前幾年還沒出生!
隻不過,
對於這種問題,李憂是斷然不會回答的,
其實,
這件事,李憂比所有人都要更加上心,不說彆人,起碼費禕董允之流,李憂可是一直都掛在心上的,
當然,
還有向朗以及他侄子向寵,都是李憂的後備軍,隻不過這些人,現在確實還太過年幼,除了和向寵是和鄧艾差不多的年紀,剩下的實在是太小了,尤其是那文鴦,這時候,怎麼想都還沒出生呢,
加上之前確實不缺人才,這才導致李憂並沒有提前將其挖掘,
這些人,
確實能算得上人才,但和真正有天賦的家夥用同樣一套成長軌跡,未免就有些拔苗助長了,
因材施教,放在何朝何代,都是教育中最基本的法則,
像諸葛亮這種天才,你喂他多少東西,他就能吃下多少,提前發掘,就是提前長進,而在對比之下,薑維也不遑多讓,雖然消化的速度不如諸葛亮,但努力之下,可換成鄧艾,李憂就明顯發現,再用對付孔明那一套,人家孩子就有些痛苦了!
人都有他的發展路徑,你不能武斷的因為一個人在孩童時期的學習能力,便斷定這個人日後的成就,
大器晚成的人,也絕對不在少數,就比如說那蔣琬,如果讓孩童時期的他和孩童時期的諸葛孔明相比,那蔣琬明顯就是廢物一個,可現在要是再比,差距就沒那麼大了不是?
彆人不說,就說那向寵,根據賈詡麾下死士的考察,人家現在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每天最喜歡做的就是跟著彆人去撈魚,
你現在把他按在書桌上灌輸知識,效果肯定是極差的,與其這樣,還不如順其自然來的好!
“彆撇嘴了,”,
李憂看向荀攸,輕聲說道,
“人才這種事,是會隨時代變化的,雖然從某種角度確實有時勢造英雄的說法,但事實上,隻要時代是發展的,人才自然會噴井而出,”,
“誠然,這種人才,未必比得上亂世出現的英雄,但在數量上,必然是碾壓之態,所以有的時候,不用得失心這麼重嘛!”,
“嗬!”,
荀攸冷哼一聲,
“說人話!”,
“名單我已經列好交給禪兒了,不用操心這一點!”,
李憂翻了個白眼,如實說道,
他給劉禪寫的,其實就是簡化到極致的出師表,
是的,
如果非要總結李憂寫的出師表,大概可以用一句話便徹底概括,
就是費禕董允這幾個人看著不錯,以後和人家好好處!
“不過我剛才說的也沒什麼問題,該發掘的人才,咱們已經都發掘的差不多了,至於之後的,交給禪兒就行了,”,
“反正咱們幾個,誰也沒有那個上進心,湊在一起每天下下棋,豈不美哉?”,
“誰樂意跟你這個臭棋簍子下棋!”,
郭嘉翻了個白眼,有些無語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