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郭嘉等人說的,李竹的計劃,基本上可以堪稱完美,所以眾人在商討後,又對細節進行了一定的補充,便讓李憂作為代表,去和劉備奏請此事,
當然了,
說是奏請,其實也就是通知一聲,對李憂等人充分信任的劉備,幾乎是沒做什麼考量,便將此事定了下來,親自下了天子詔令,讓曹操在前線放手施為便可,
其實,
真要是較真的話,古往今來,天下帝王,鮮少能有人做到劉備這個地步,要是雙方身份對調,換做曹操坐在這裡,劉備在前線作戰,那麼現在的曹操多半就要開始懷疑劉備這條計策的動機,
這對整個戰局,無疑是會起到拖延作用的,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在實力明顯更勝一籌的作戰中,前線的失利,大部分都是因為後方的不穩定和不信任,能做到這一點,已經足以證明劉備這個新晉天子的合格了,
而就在這封詔令發出的三天後,
大漢和安息的戰火便被陡然點起,
自從兩方宣戰,大動兵戈就是早已預定好的事,兩方兵馬全都不約而同的堆在國境線上,相互摩擦之下,彼此都動了肝火,
尤其是安息人那邊,
往日將兵力收縮城中的時候還好,但真正將兵力鋪開後,又一件讓安息人無法接受的情況悄然出現,那就是沒逢夜晚,軍中就會有奴隸向開伯爾要塞的方向出逃!
沒辦法,誰讓安息軍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士卒也是奴隸演變而來的呢?
這些人,幾乎都是十幾人一伍,兵械差勁,戰甲粗糙,很顯然,一旦開戰,他們就是單純的炮灰!
沒人指望他們能殺出什麼軍功來,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大漢騎兵衝過來時擋在前麵,用自己的性命,讓大漢的騎兵減速下來,
這是一個很陰損的招數,但陰損的招數往往有用,這種人肉減速法,就是神仙來了,也沒辦法,
但事實上,有利必有弊,奴隸也是人,但凡不是傻子,都不會用自己的性命去換戰事的勝利,開玩笑,仗能不能打贏,和他們這群奴隸到底有什麼關係,就算僥幸或者贏下勝利,軍功也和他們沒關係,
安息的奴隸製度和貴霜不同,雖說不至於完全不把他們當人,但也差不太多,軍功,上邊的人還分不夠,能輪得到你?
想的倒是挺美!
以前安息基本都在和羅馬開戰,他們兩國,對待奴隸的態度乃是大同小異,所以才不會有大規模出逃的情況,但現在的大漢可不一樣,隻要是青壯,全都收攏入城,根本不擔心有內奸的問題,
這種情況,但凡是個奴隸,怎麼可能會不想去往大漢呢?
當然了,
曹操自然也不會是真的完全不擔心內奸的事,而是這件事一直都在由彆人處理,
如果有人仔細探查的話必然能夠發現,在開伯爾要塞以及花剌子模地區,幾乎每天都會有從安息過來的青壯奴隸在不知不覺中人間蒸發,這些,當然是郭奕的手筆,
可彆小瞧了這位賈文和的大弟子,這些年過去,他早已培植了不少屬於自己的死士,安息這種安插內奸的手段,在他看來,實在是過於低級,
在他的運作下,
這些混雜在逃亡奴隸中的安息內奸,連一點消息也傳不回去,如若不然,安息也不會急成現在這個樣子,
但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事實就是,
實在接受不了奴隸潰逃的安息,終於開始對大漢動起了刀兵,隻不過這下場嘛,肯定是好不到哪去就是了,
雖說在李竹的謀劃下,曹操沒打算一口作氣去占便宜,但也沒打算吃虧,
正麵戰場,有曹操自己親統中軍,將安息的大部隊死死咬住,不得寸進,至於兩方側翼,一方由諸葛亮、薑維坐鎮,並州狼騎加上八千陷陣,根本無人能擋其鋒芒,
另一方,則是由趙統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