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李憂等人所說,
曹操的兩個後手,之所以一直沒有用在正麵戰場上,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
便是辛格麾下的軍伍中有著至關重要的象兵,這東西,連曹操之前可都吃過大虧,自然是要在關鍵的時候用上,才能將收益變的最大化,
而顯然,
現在就是最關鍵的時刻!
於是,
在安息軍又一次和曹操正麵發生衝突時,便在正麵對上了貴霜的象兵!
這五年來,
不光是曹操自己在為西征而做準備,辛格、帕蒂爾、喬杜裡三位曾經的貴霜副王皆是秣兵曆馬,就等著今日這一戰,
以往在波調手底下時,
帕蒂爾每天都在想著,怎麼才能讓波調不去懷疑他,說到底,他隻是想當一個將軍罷了,擅長領兵打仗,也喜歡領兵打仗的他,一旦將戰事和政事聯係在一起,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但在被策反之後,
劉備則是給了他極大的權限,說白了,就是想怎麼招兵怎麼招兵,想怎麼練兵就怎麼練兵,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與安息國動手之時,帕蒂爾必須拿出一個漂亮的戰績來!
其實,
就是變相的軍令狀罷了,
但這種軍令狀,
帕蒂爾當然敢立,講道理,之前他就急著上戰場,隻不過被曹操以時機未到為由壓了下來,好不容易等到曹操鬆了口,帕蒂爾當然要全力以赴,全力施為,差點沒給安息打蒙了!
沒辦法,
人家玩的是貴霜最擅長的人海戰術,
象兵開道,士卒後方跟上,你安息的騎兵再厲害,難道還能衝散由象兵構成第一道防線的陣型?
至於繞後奇襲什麼的更是癡心妄想,
為了能夠正麵擊退安息軍,
曹操派諸葛亮親自督陣,誰敢繞後,那就等同於要給並州狼騎留出空擋,這一遭下來,當真讓安息軍苦不堪言,
於是乎,
趁著羅馬大軍聚集在拉蓋與李竹對峙之時,曹操將大軍直接推進到波斯波利斯,將安息大軍圍困城中,
而就在這時,
又一支軍伍,長途奔襲,直接相助趙統的西涼鐵騎,一舉攻占了加摩西亞,到這兒,安息半數國土,便儘數落入了大漢手中,
這支軍伍,不是彆人,
正是那鎮守開伯爾山口的司馬仲達!
而這,
也是曹操不過早動用後手的第二個原因!
司馬懿善守,並不是什麼秘密,早在之前攻占貴霜之時,哪裡是最難守之地,司馬懿就會出現在哪裡,但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懿不會進攻!
演義之中,司馬懿麵對諸葛亮的進攻那是能避則避,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大多數人誤以為他在防守一道上更有心得,但實際上,司馬懿之所以不輕易對諸葛亮進行反擊,一來是因為他曉得諸葛亮的本事,二來則是他明白,
當時的蜀漢,已經是強弩之末,支撐諸葛亮北伐,已經可以說榨乾了全國未來幾年的潛力,
那種情況下,隻要能守住地盤不失,勝利是早晚的事,根本不必急於一時!
可你再看他打彆人的時候,多畜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