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接連開了三天,
但事實上,
這群人即便在宴會上,也幾乎全都在聊安息戰場的形勢,很顯然,前方過於激烈的戰事,還是影響了這這群人的心聲,
當然了,
這可不能說是李憂等人沒見過世麵,畢竟那安息羅馬的地盤若是真能被大漢給打下來,其國土麵積,將徹底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程度,也就是現在大漢的人才確實多,如若不然,打下來之後如何治理都是個大問題,
但現在就好辦多了,
實在不行,長安城內留一個龐統就夠用,像什麼蔣琬啊、馬良啊,都派出去當封疆大吏就成了!
沒辦法,
誰讓大漢在李憂的發掘下人才實在是多的離譜呢?
即便不算蔣琬、馬良這種本就難得一見的天才,這些年平原學堂出來的學子,都足以撐起國家的中基層官員的構成,李憂在多年以前建立學堂的期許,也終於在最關鍵的時候,派上了用場,
而現在,
唯一需要眾人擔憂的,就是戰場上的進度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曹操到底還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將安息戰場的命脈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
事實上,
就像李憂等人預料的一樣,在年末最後一場大勝過後,安息戰場徹底進入了拉鋸戰的範疇,
沒錯,
徹底了解了大漢的戰力後,安息和羅馬立刻便締結了極為堅固的攻守同盟!
安息國舉全國之力,集結可戰兵卒六十萬,在各個城池中死守不出,而羅馬人則是又一口氣拿出了三十餘萬善戰將士,全部押在了前線上,但是和之前唯一的不同是,
不管是羅馬還是安息,都放棄了主動進攻的機會,紮穩根基,要和曹操一點一點的打消耗戰,
這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在戰局明顯處於劣勢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戰事能拖多長就拖多長,
一來,可以等待時機,隻要耐得住性子,未必便不能蹲到對方的失誤,從而反敗為勝,一舉扭轉之前的頹勢,就像演義之中,陸遜火燒連營,就是一敗再敗,最後才有了夷陵之戰!
而二來,
一旦雙方在戰場上僵持的時間過長,那麼兩國之間較量的重點就會由轉變成後勤上的較量,
打仗就是打錢,這句話不管放在何朝何代,都是當之無愧的至理名言,但問題是,比錢糧,他們兩國加在一起,難道就會是大漢的對手了?
自從絲綢之路打通以後,羅馬安息在商業上,就極其仰仗大漢,可現在隨著開戰,這條路被徹底堵死,羅馬安息的商業直接遭受到重創,青壯的大量流失,導致糧食產量也大幅度下降,
再反觀大漢,雖然斷了絲綢之路後,商業繁榮度也有所降低,但你架不住人家大漢本土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啊?
這場戰事,彆說大漢了,甚至都未能波及到開伯爾山口以南的貴霜,真打錢糧,羅馬安息加在一起也沒戲的!
.......
“所以現在是什麼情況?”,
看著握著最新軍報的郭嘉,李憂不由得輕聲發問,
“是不是前線有什麼變動?”,
“變動倒是沒有!”,
郭嘉搖了搖頭道,
“這封軍報上說的很清楚,羅馬和安息已經不打算在正麵和曹公分勝負,而是龜縮起來,希望能堅守到曹公自己出現失誤,或者我們的後勤跟不上,然後再發起反擊!”,
“那他們可就是癡心妄想了!”,
李憂搖了搖頭,有些無奈的說道,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上半年曹公還開倉放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