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
所有人都露出了一副了然的神色,
顯然,
這是一個誰都不能否認的問題,
那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說句實在的,沒有人會覺得劉禪讓龐宏開始步入朝堂的權力中心,是為了扶持自己的黨羽,沒有意義,人家劉禪得位來的太正了,根本沒有質疑的餘地,
他之所以培養自己的人手,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想要加強自己的掌控力,而是這件事,已經有些迫在眉睫了,
明眼人其實都知道,
不管是李憂還是郭嘉,對朝堂之上的事幾乎毫不關心,一群人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養老,隻要曹操真能西征成功,得一個天下太平,那麼下一步,劉備就會直接讓出自己天子的位子,讓劉禪在長安登基,
之後,
必然就是帶著李憂、郭嘉等一係列平原老臣,回平原養老!
所以,
一個劉禪必須要麵對的事實就是,劉備原來的老班底,很可能沒幾個真正把心撲在朝堂上的,尤其是龐統,雖然身為九卿的他,大概是不會追隨劉備一同回平原,但人家龐統論輩分,還是他劉禪的叔伯,
身為天子,讓龐統乾活,肯定是沒毛病的,但和李憂讓人家繞著磨盤連軸轉,可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因此,
培養自己新的班底,對劉禪來說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不過萬幸就是,還不至於那麼迫在眉睫,
最起碼,
像徐庶、許攸等人,還是可以在朝堂之上留一留的,他們本身,也不像李憂一樣是個天生的憊懶貨,說白了,還是有一定的理想追求的!
還有蜀地的法正、諸葛亮其兄諸葛瑾等等,都是絕對可以撐得起朝堂的中堅力量,更不要說還有個天下文臣之首的荀彧,荀文若了!
當然了,
就算拋開這些老臣,新生代的一輩,也有著極大的潛力,
論武,
關興、張苞、薑維,都是難得一見的將才,而且.......要是較真的去算,人家諸葛亮,其實也才滿打滿算還沒到而立之年,更何況還有趙統這種小周瑜之類的
論文,
鄧艾、荀閎,都是可堪大用的棟梁之材,可以預料的是,朝堂之內,起碼未來的百年,都不會有人才缺失的現象,
但其實,
一個國家是否能夠長治久安,最頂尖那一批人的能力和決策自然是極為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基礎人才的儲備上!
這一點,
劉禪自己也有著獨到的想法,
這不,
今日,
劉禪便在下朝後,再度到了李憂等人所在的政務廳中,
“禪兒?”,
反應較快的荀攸第一個張口問道,
“你怎麼過來了,可是有什麼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