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不管是李竹還是周倉,
都遠遠低估了馬承對太平道的興趣,
《太平要術》都還沒有真正傳授給他,光是那本太平道的教理教義,就能讓咱們這位西涼內無法無天的馬家少主,整天一門心思的捧著那本書看的都有點魔怔了,
嚇得李竹愣是撇下了軍機要務,三天去看了馬承六次,生怕這位真在他麾下出了點什麼事,
不過好在最後的結果並不算壞,經過李竹和周倉的輪番試探,最終確實證明了,馬承隻是讀書讀到有些廢寢忘食,並不是真的腦子出了什麼問題,
這也讓李竹心中的那一塊大石落了地,
其實仔細想想,這也沒什麼難以理解的,說到底,還是馬超這個爹當的有問題,雖然李竹從小在李憂那接受到的教育,和馬承背道而馳,
但這並不代表他不可以和馬承共情!
事實上,
不管是李竹最開始接觸《厚黑學》,還是他最開始習練武藝的時候,李憂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程度的專橫獨行,
他隻是表現了一些無語和驚訝,這種情緒,主要是源自於不太理解為什麼自己兒子能變成這個樣子,但實際上,李憂從來都沒有在任何方麵阻止李竹的選擇,
不理解,但是尊重,這就是李憂對李竹的教育,隻要他不去為非作歹,走點邪門的路,也不算什麼大事,
用李憂自己的話來說,
“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他沒有要求李竹一定要走什麼樣的路,甚至李憂連自己的看家本領,也沒傳給李竹,這一點,從李竹壓根不會所謂的太平要術這一點上,就能看得出來,
馬超可不一樣,
人家馬承甚至都不是不想學武,隻是覺得馬超的槍法太過大開大合,不適合他,可馬超完全沒有理會這個看上去極為合理的訴求,直接強迫馬承一直練習,這也是馬承和他關係不好的關鍵,
因此,
當周倉第一次問他要不要學的時候,馬承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覺,加上他確實對這東西有興趣,廢寢忘食的研習太平道,雖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尚且在情理之中,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逐漸開始變得不對勁了,
在五天之後,
馬承直接找到了周倉,告訴後者,關於太平道所有的教義教理,他都已經爛熟於心,融會貫通,
這個速度,確實讓周倉驚掉了下巴,但本著儘職儘責的精神,周倉還是拉著馬承坐而論道,和他探討了很久這方麵的理論問題,
周倉沒輸,
但也贏得不太光彩,
他們二人,一直談論了半個時辰,才堪堪分出勝負,要知道,周倉可是從最開始黃巾之亂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太平道了,這麼多年,不管是理論經驗還是實踐經驗,都遠遠超過了馬承,
可人家僅僅研究了五天,就愣是逼得周倉耗費了半個時辰才分出勝負,隻能說,馬承在這方麵,確實有著極為不錯的天賦就是了!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來了,
在關於太平道的理論問題上,馬承已經完全不是合格的水平,僅僅五天,能掌握到這種地步,感覺再過半個月,直接讓他接替周倉去戰前動員,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所以,
現在人家想要接觸進一步的數術,周倉自然也沒有理由不教,
但關鍵是,
之前那些理論什麼的,他們不告訴馬超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現在眼瞅著馬承都已經要到變成神棍的地步了,要是還不告訴馬超一聲,那多少便有些太不地道了,
於是,
這個重任,便再度交在了李竹的肩上,
沒辦法,
這事真要較真,並且從頭開始捋的話,即便李憂遠在長安,也肯定和他脫不開關係,畢竟太平道原本已經沒了傳承,是他李伯川硬生生給撈起來的,
身為李憂的兒子,
李竹隻能感慨,終究還是逃不了要幫自己的親爹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