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周瑜的請求,劉備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一來,
不管怎麼說,他之前剛剛和人家周瑜誇下海口,說不管周瑜提出什麼要求,隻要他能做到,都會二話不說幫人家辦,結果下一瞬人家提出了個要求,自己就直接了當的拒絕,怎麼看都有些過分了,
畢竟人家周瑜提的也不是什麼很過分的要求,而且確實也在劉備的“能力範圍”內,隻是確實要讓李憂走上一遭就是了,
而二來嘛,
讓李憂跟著走這一趟,也確實不會影響大局,之前李憂他們怕的是隻由他們這些人護送,會讓周瑜這些江東老臣心有不滿,可現在周瑜提出的建議是,讓李憂和他一起前去,這就讓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根本不會影響到所謂的大局,
不管是原來江東的老臣、老卒,對周瑜都是完全的服氣,有他在,所有人都不會覺得孫權會在此次行動中受到什麼委屈,
唯一難受的人,無非就是李憂了,畢竟真讓他和周瑜一同去往江東,彆的不說,他是真算不清楚自己會挨多少頓揍,
於是乎,
李憂直接擺出一副油鹽不進的姿態,說什麼也不願意和周瑜一同護送孫權而去,最後還是周瑜三番兩次,自己絕對不會在路上對李憂公報私仇,對李憂下手,這才讓前者勉強答應下來,
因為在他的心裡,
周瑜這個人雖然傲嬌,但說話好歹還是算話的,
二人在長安城短暫的休整了三天左右,隨後一起踏上了前往平原去接孫權的旅程,
其實對於李憂來說,
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的,這一趟不管怎麼樣,主要的負責人都是周瑜,他就算全程跟在人家身邊不說話,也不會有什麼問題,還不用操心政務廳裡那些雜亂的政務,說句實在的,和出去公費旅遊一圈也沒什麼區彆,
這和行軍可不一樣,雖然劉備也派出了三千士卒給李憂,讓他隨意調遣,但沒有外敵,自然也就不需要遵守那些嚴苛的軍令,
累了就紮營休息,餓了就埋鍋造飯,在大漢的地界內,夥食的質量也能有所保障,甚至為了不讓二人餓著,劉備還特意將負責他宴會酒席的廚子一並派遣到了李憂麾下,這麼一對比,確實和出遊沒什麼分彆,
說實話,
在抵達平原的前幾日,周瑜和李憂還是挺開心的,湊在一起聊天也沒有什麼違和感,可等他們到了平原,接到孫權並出城之後,氣氛就有些尷尬了起來,
昔日的江東之主,昔日的江東水軍都督以及把江東打下來的罪魁禍首之一,
這三個名號湊在一起,誰是不合群的那一個,也就不用多說了,隻不過,咱們的太平侯爺還是很識時務的,本來便是個憊懶性子的他壓根不打算摻和孫權和周瑜二人的破爛戲碼,直接自己一個人跑到了隊伍的最後麵,不緊不慢的跟著,
而周瑜當然也沒有功夫去管李憂,
這些年來,
雖然他每年都會抽出幾天的時間來看望孫權,但現在的孫權,即便幾個月不見,也和之前有了極大的改變,
身體消瘦了不少,從臉頰的凹陷就能看得出來,那一場大病,對孫權的影響確實不小,或許也正是因為那場病險些要了他的命,才會讓他回江東祭奠父兄的態度變得如此堅決吧!
“公瑾......”,
一手攥著韁繩,孫權緩緩扭頭過去看向周瑜,輕聲問道,
“我想知道,在你心中,我這個主公,是不是當的有些不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