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
字文向,
始從孫權擔任彆部司馬,麾下僅五百戰卒,駐守柴桑,後遷中郎將,督校兵,直到劉備率大軍攻打江東被俘,才徹底讓徐盛在江東的軍旅生涯畫上了句點,
但這主要是因為李憂的出現,將原本的曆史進程給徹底改變了,
事實上,
不管是在演義之中還是史實中,徐盛這個人的本事都遠遠要比他現在展現出來的更加恐怖!
以不到二百人硬撼黃射麾下數千人,大破之,
抗曹操,暴風起,船落敵岸中,徐盛單槍匹馬衝上敵岸,大殺四方,無人能降,風止乃還,
聽聽,“風止乃還”!
光是這四個字,就讓人熱血沸騰,甚至巴不得立刻隨他衝上敵岸,殺他一個痛快!
關鍵是人家徐盛還不光是有勇,更是有謀,這一點,李憂是最清楚的,
吳黃武三年,魏文帝率大軍攻吳,意在渡江,攻打東吳,幸得徐盛建議沿江築圍,圍上設假樓,江中浮船,愣生生的將曹丕嚇退,
說白了,
這和諸葛亮的空城計,幾乎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畢竟在麵對空城的司馬懿,不可能沒有消息渠道來判斷眼前的城池中到底有多少軍卒,
同理,
曹丕也不可能完全不知道江東具體有多少人馬來到前線,
說到底,
還是在心裡博弈上完全的落入了下風,才會心有擔憂,猶疑不定,率兵撤退!
其實說白了,
就是他在兵法謀略上,輸給了徐盛一城就是了!
至於後世對徐盛的評價,那就更逆天了,甚至說是有些吹捧都不為過,而這一切,主要還是得益於一款三國遊戲,一句“盛必擊兒破之”,著實讓不少人為徐盛的魅力所著迷,
隻不過,
這些事,莫說孫權了,連周瑜也未必能完全知道,
說到底,
還是由於江東被劉備擊破的太早了,徐盛根本還沒有進化到完全體,而他的戰績也都沒有打出來,就連周瑜也隻是知道江東有這麼一名天賦不錯的小將,具體如何厲害,
說實話,當時被李憂等人仗著兵多將猛壓著打的周瑜,當真沒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來考察徐盛了!
當然了,
這也並不能怪咱們的徐文向,說句實在的,他當年之所以被俘,倒也並不是他在個人能力上有多麼大的短板,主要是坑他的人,可是陸遜陸伯言啊!
開什麼玩笑,
在李憂的眼裡,江東能上得了台麵的帥才從頭到尾就隻有三個,周瑜、魯肅和陸遜,而且魯肅這個人甚至是偏穩重派的,雖然他擔任都督的時候也絕對稱得上成功二字,可單論軍事才能的話,還是周瑜和陸遜更加出色一些,
但不管是誰,
這三個人中但凡有一個人想玩當年的徐文向,都能給他坑的找不著北!
當年的陸遜,
早已經對江東死了心,甚至一早就找出了一個賈詡麾下的死士,直接和賈詡來了一個狼狽為奸,將自己駐守的城池直接拱手獻出,
這種情況下,徐盛要是還能有所表現,那才叫奇了怪呢!
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