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務廳一聲又一聲的“讓他當”下,劉備也隻能點頭同意了冊封周瑜為大鴻臚的建議,並在當天便召劉禪回家,將此事告知了這位負責監國的大漢少主,
畢竟,
現在大漢真正在乾活的帝王,其實就隻有劉備的長子阿鬥了!
“嗯......”,
在聽過父親的描述後,劉禪也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隨後隻見他頷首點頭,輕聲說道,
“回父親!”,
“我倒是覺得,我師父這建議其實當真不錯,這樣一來,既能報答公瑾先生對我大漢的恩情,又能讓九卿之中又多一位有德之士,按照我正常的計劃,其實是想讓我師父本人來擔任這大鴻臚的,但現在這情況嘛......”,
“隻能說我那師父確實有先見之明,提前便將我這條路給堵死了,看樣子,他是真的一點活都不想乾了!”,
“誰說不是呢!”,
劉備苦笑著搖了搖頭,明顯是對於這個陪自己從微末之中起勢,一直打下如今大漢偌大一片江山的太平侯爺有些無奈,
“不瞞禪兒,你那師父當真是懶到了極致,今日他還同我說,想要擔任我大漢的太子太傅,這不是純胡鬨嘛,誰都知道,現在的你,根本也不需要什麼教導了,他要是相當太傅,那還能好說一些!”,
“父親,這話孩兒可就不認了!”,
隻見劉禪搖了搖頭,他當然知道太子太傅和太傅的區彆,加上一個太子,這個官職就是太子的老師,但要是沒有這個太子,那就是大漢上公,地位猶在三公之上!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即便孩兒在政務上已經有自己的長處,但也不至於就不需要再精益求精了!”,
“而且,我倒是認為這教導太子的活計殊為適合師父,但這個太子,卻不應該指我,而是我的兒子!”,
“哦?”,
聽聞這話,劉備不由得輕疑片刻,隨後有些好奇的看向劉禪問道,
“聽禪兒的意思,是打算日後將自己的兒子,也教給你師父去教導?”,
“這會不會有點差輩了?你和你兒子到時候都要管伯川叫師父,多少有些不合適吧?”,
“理論上當然是這樣的!”,
劉禪攤了攤手,解釋說道,
“從事實的層麵來考量,這樣做當然不合禮法,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其他的路子可走,隻需讓其有師徒之實,卻無師徒之名便可!”,
等我有了兒子,便讓其直接住在我師父師娘的家中,從小便耳濡目染,至於教導其讀書之人,我大漢人才濟濟,難道還難以尋得一個不成?”,
“原來如此!”,
聽聞這話,劉備長出一口氣,有些認同的點了點頭,
“聽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這辦法十分妥當,彆的不說,你那師父在仁德為民這方麵,可有太多太多值得學習的了!”,
“我也是如此覺得!”,
頷首點頭,劉禪若有所思的說道,
“我那師父雖然素有賤臣的稱號,可要真細細論之,便會發現李憂或許坑過同僚,比如讓龐統在平原當了十數年的騾子,但坑害百姓之事,我師父可是一件都沒有做過,相反,他做的所有事,全都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說到這兒,
劉禪不由得頓了一下,隨後繼續說道,
“當年我剛追隨師父不久,便從其口中學到了一句話,即便是現在,對我也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