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就在賈詡這句“以身入局”的話說出口後,眾人皆是不易察覺的點了點頭,因為就像賈詡剛才說的一般,先不論高不高明,趙統敢用這番謀劃,就已經是極其難得的一點了!
自漢立以來,大漢便開始為期數百年的以孝治國,為人者不孝,天誅地滅人唾棄,當然了,你要非拿咱們的漢高祖劉邦和其父親出來說事,那也沒人能說過你,但不管怎麼說,孝道,在大漢甚至追溯到秦、周時期,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要道!
且不說在李憂增強大漢國力,完善科舉製度之前,大漢選官的重要途徑之一便是舉孝廉,就說詛詈父母,可是位列重罪,要是鬨得大了,除以絞刑都不為過,
但事情到這一步,是生是死,都已經不是大問題了,在這大漢,最關鍵的是,名聲啊!
彆的不說,就說李憂那老丈人,呂布呂奉先,
你以為他之前弑父的名聲是怎麼消弭的?寫了《呂子》?彆扯淡了,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帶著麾下的並州狼騎,直接把什麼匈奴啊、鮮卑啊這些外族打到斷了根,讓邊關百姓再也不用接受異族的襲擾,可以平平安安的過活,
是的,
在大漢,能夠解決你私德的唯一辦法,就是征伐異族,為國爭光!
你想要為自己證明,如何可能,真當那些史官是吃乾飯的?說難聽點,隻要有他們在,你就是他們全家都殺了,自然還會有新的一批人頂上,該怎麼記,就怎麼記!
但你要是像呂布這般,將匈奴鮮卑幾乎殺了個乾淨,那咱們就一碼歸一碼了,
雖然你確實殺了你的義父,但也確實揚我國威,解了百姓疾苦,這種時候,私德方麵,也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呂布立下如此大功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都知道他弑父了,否則的話,未必沒有史官會寫丁原死於風寒!
哦,
你問董卓?
那不是咱們冠軍侯爺識破了這人的狼子野心,為了匡扶大漢,將其一戟刺死的嘛?!
當然了,
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還是建立在呂布前無古人的耀眼功績上,
如若不然,
就算他再寫十本、百本《呂子》,隻要他弑父的名聲不除,他呂奉先就一定不會被天下的文人士子所認可,甚至都有可能出現所有人全部羞於承認自己讀了《呂子》的情況!
趙統能夠為了獲勝,不惜祭出自己的名聲來當作賭注,光是這一點,就遠非尋常人可比!
想到此處,
李憂直接看向賈詡,輕聲問道,
“這件事,除了現在政務廳裡坐著的這些人,還有誰知道?”,
“呃.......”,
賈詡隻是愣了一瞬,立刻便明白了李憂的意思,隨後隻見他神色一變,定聲說道,
“統兒也不是不識大體的,這事,除了他自己之外,隻有三將軍和他親舅舅孟起將軍知曉,”,
“我就知道這事保準有他一份!”,
李憂單手扶額,明顯是有些無語,並且雖然他沒有明確的說出那人的名字,但眾人卻都是知道,李憂剛才說的,肯定是那張飛張翼德無疑!
“伯川倒是也不用憂慮!”,
賈詡搖了搖頭,輕笑說道,
“三將軍雖然口不擇言,罵人也狠毒了些,但在大事上,向來都是拎得清的,這種事,三將軍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傳出去半個字的!”,
“再說了,你現在腦他口無遮攔,也有些忒沒道理,他這本事,歸根結底,還不都是你教出來的!”,
“什麼話這是!”,
李憂有些無語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