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劉備這話,
沒有一個人站起來勸說劉備這種想法違背了祖宗禮法,而是全都在那閉目沉思,似乎是在思索這條路的可行性,光是這一點,就已經相當離譜了,
彆說劉備了,
就算是正常人家,但凡是子孫後代枝繁葉茂的大族,便不可避免的會有所謂的宗祠,但可從來沒聽說過誰家的宗祠裡麵有個外姓人,要受自家子孫後代供奉的,更彆說如今劉家的宗祠,那可是皇室宗祠,自然不應該如此亂來,
要是正常情況下,現在肯定有一大群言官站起來,勸告劉備不可視祖宗禮法如無物,但偏偏,現在愣是沒有一個人說話,反而一個個全都用詭異的眼神看向劉備,那眼神仿佛就是再說:“玄德公所言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要不,咱們真就考慮一下?”,
沒辦法啊,
真不是他們想要罔顧禮法,說句實在的,這太史慈實在是有些太邪門了啊!
縱觀他從軍履曆,一開始,大家都當他是倒黴蛋來著,且不說他單騎去北海救援孔融,結果先是和呂布對上,被人家狠揍了一頓,好不容易逃命之後,下一次突襲,就直接了當的紮進了陷陣營之中,
說實話,
挺牛的,
彆說他了,就連呂布都沒那個膽子自己一個人去單挑八百陷陣營,但太史慈就這麼乾了,當然了,結果自然也是被五花大綁,扔進了北海大獄,最後又被李憂撈了出來,隨後開始追隨劉備南征北戰,
當然了,
這南征北戰的過程,其實在一開始也是很坎坷的,彆的不說,那段時間所有人都知道,太史慈在哪待著,哪就不開戰,當了一整年將軍,不管是武藝還是統兵本事都不弱於人的太史慈愣是連真正意義上的戰場都沒有去過,
天天不是領兵去這兒駐守,就是領兵去那駐守,一點敵軍的影子都看不見!
也著實不能怪彆人都把他當成倒黴蛋!
但現在仔細想想,
這一切真的是太史慈倒黴嗎?
換一個角度,一切就變得都不一樣了,
如果當初太史慈沒有被呂布俘虜,那他能有機會追隨劉備嗎?雖然確實在大牢裡被折騰的不輕,但他又沒有被上刑,隻不過是在大牢裡餓上幾天罷了,如果現在有一個人站在你的麵前,告訴你,隻要在大牢裡蹲上幾天,以後走的便全是康莊大道,你難道不會答應?
至於之後去哪都找不到仗打,對於一個將軍來說,自然是有些憋屈的,但也正是因為李憂看出了太史慈的憋屈,日後但凡有重要的戰役,他都會有意無意的想著讓太史慈去,這難道不是一種好運嗎?
而再後來那些邪門的立功方式,就更是旁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了,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會給他祥瑞這種不知所謂的稱號了!
因為這個稱號,
其實是所有人共同承認的!
想到這裡,
李憂不由得捏了捏下巴,隨後看向劉備說道,
“玄德公啊!”,
“入宗祠什麼的,可能還是有一些離譜,要是這麼搞,子揚先生估計是要罵街了!”,
“這倒也是!”,
劉備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李憂在說些什麼,現在的劉曄乃是大漢的宗正,如果他硬要讓太史慈入宗祠的話,劉曄就必須想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辦法來,但這對他來說,確實是有些太難了,理論上來講,就算劉備將太史慈認為義子,也是沒道理讓外姓人入宗祠的,
隻不過劉備一開始也隻不過是說說而已,但現在李憂這麼煞有介事的回答,頓時便讓劉備明白,
自家的這位太平侯爺,
多半是心裡真有了什麼好主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