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
諸葛亮對戰場形勢的判斷,確實可以稱得上登峰造極四個字,一切都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雖然由於人數上的差距,羅馬人甚至差一點便能對白毦和陷陣形成包圍,但北方突如其來的羅馬潰軍,還是讓這場大戰被迫落下了帷幕,
羅馬人隻能暫且退軍,收攏那些在北方被諸葛亮擊敗的殘卒,而高順和陳到也趁此機會撤走,向給北方行去,顯然是去找諸葛亮和許褚彙合了,
至此,
包圍與被包圍的雙方,徹底調換了位置,
與許褚理應外合擊潰北麵的羅馬軍後,真正在外合圍的人,就已經變成了諸葛亮這一方,事實上,在和陳到、高順二人彙合並重新整編軍伍之後,便重新再羅馬人的北麵選擇了自己的駐地,牢牢紮根,如同一根釘子一樣,牢牢釘死在了羅馬人的正北方向!
至此,
曹操對羅馬中部戰場的所有布局,便極其成功的走過了第一步!
可不要小看這一步,雖然費了好久的時間才達成這個局麵,但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往往在整個戰場上,第一步謀劃,是最難達成的,
而一旦能夠讓第一步順利成功,便能徹底占據整個戰場的主動權,換句話說,現在的羅馬人,隻能被曹操牽著鼻子走,
果不其然的是,
在得知了諸葛亮和許褚配合,將北麵奇襲諸葛亮大軍後方的羅馬軍直接擊潰後,大喜過往的曹操立刻親手寫了一封書信,並在信中不留餘力的對二人大肆誇讚!
光是從信中的文字上,就能看出曹操現在的心情極為興奮,畢竟......自從曹操身居高位以來,已經很少會寫出這麼潦草的字體了,
這當然不能說曹操小題大做,
諸葛亮此方戰略的大城,對整個羅馬戰場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雖然和周瑜在南部戰場上的大功相比,確實有些不太夠看,但在重要性上,卻已經不遑多讓了,因此,曹操的大肆誇讚,也是極為合理的,
畢竟,
按照正常的流程來判斷,隻有諸葛亮和許褚這邊能夠做到先發製人,曹操剩下的謀劃才能算是有用武之地,
所以曹操除了在那封信中表達了對諸葛亮和許褚的誇獎,還進一步下達了接下來的作戰方針,
如果用四個字來說,
那便是進一步的壓縮戰場,
當然,
這種總結對許褚來說,肯定是看不明白的,不過好在,有諸葛亮在,這種動腦子的事,並不需要他來多費心思,
“仲康將軍,你隻需要帶著虎豹騎,一次又一次的對羅馬人所在駐地展開衝鋒就好了,具體什麼時候打,往哪打,到時候我會告訴你的!”,
“好!”,
軍帳裡,坐在諸葛亮麵前的許褚點了點頭,顯然是對諸葛亮如此安排極為滿意,
這種感覺,甚至和他之前在曹操麾下做事的時候一模一樣,完全不用過多的考慮各種戰場上因素,隻需要按照軍令準確無誤的執行便是了!
而事實證明,
這種配合,對於許褚來說,絕對是最好的方案之一,
在諸葛亮的指揮下,
許褚幾乎是毫無顧忌的帶領虎豹騎,朝著羅馬人發動一次又一次的衝鋒,尤其是在諸葛亮的安排下,許褚總能找到羅馬人防線中的薄弱之處,並將其打的一退再退,短短十日之內,羅馬人的防線就已經後退了八十餘裡,
而這,
也就變相的說明,
羅馬人能夠行動的戰場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
“孔明將軍!”,
掀開帳簾,懷裡揣著镔鐵盔的許褚邁步而入中軍大帳,輕輕將頭盔放在桌案上後,許褚才鬆下了剛剛在戰場上的戒備,長出了一口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