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請了大夫?”
“請了,開了些治頭疼的藥,囑咐老太太要多休息,彆太操心。”紫菱回道。
“嗯,我進去看看伯祖母。”阿語道。
紫菱笑了笑“正好三夫人和你娘也在。”
娘在裡麵?阿語猶豫了一下“那我還是等等再去吧!”說罷便轉身回屋了。
紫菱愣住,小姐這是怎麼了?一聽說三夫人和六夫人在裡麵就不進去了呢?
“小姐,您回來啦!”招弟聽見腳步聲就知道是小姐回來了,忙從小耳房裡迎了出來。
思越和思超跟了出來,思越一張小臉紅撲撲的,興奮的拉著阿語“七姐,七姐,先生收下我們了,明天我們就可以跟十哥,十四哥去學堂了。”
阿語捏捏思越的小臉,又摸摸思超的頭,笑道“你們兩好棒,來,七姐給點獎勵。”阿語把糕點放在桌子上,吩咐招弟“招弟,去拿幾個盤子來。”
噯!招弟笑著應聲去廚房拿盤子。
“跟七姐說說,先生都考了你們什麼?”阿語牽了思超思越進了耳房。
“先生要我和思超背三字經,這個我們早就會了,先生又考了我們《幼學》我全答出來了。”思越頗為自豪的昂著小臉彙報。
思超悻悻道“我有一題沒答上來。”
阿語揉揉思超的頭安慰道“沒事兒,先生這不是已經答應收你們了嗎?隻要你們以後勤學好問,學問一定能大有長進。”
兩人用力點頭。
蔣靜把古琴和琵琶搬去了東廂,又把文房四寶搬來阿語房裡。
“小姐,這些放哪兒?”
阿語道“你留下兩份,其餘的給六少爺,十少爺,還有十四少爺送去。”
思超和思越得了文房四寶,開心的不得了,兩人一邊一個捧著阿語的頭用力的親了一下。
親的阿語心花怒放,這兩孩子太可愛了。
阿語估摸著娘差不多要回來了,就叮囑思超思越“你們吃完了糕點,就去寫字,七姐累了,要睡一會兒,你們要認真寫,七姐醒來要檢查的,看誰寫的好。”
兩個小不點滿口含著糕點,說不了話,隻能點頭。
“小姐,您這會兒睡覺啊?”招弟覺得奇怪。
“是啊!我累壞了。”阿語脫了鞋子和外衣,就在思越的床上睡。
招弟收拾了小姐的衣物,拿去衣架上掛好,對思超思越做了個噓聲的手勢,帶著他們去外間寫字,省的吵到小姐。
俞氏在老太太屋裡聽說阿語回來了,就有些坐不住了。
紫菱說“七小姐本來是要來看老太太的,可奴婢說,三夫人和六夫人也在,七小姐怕進來打擾了你們淡事,就說晚些再來。”
俞氏心中苦悶,阿語這是在躲著她呢!
馮老太太見俞氏心神不寧的,便道“老六家的,你就不用在這裡陪我說話了,我也乏了,你回去告訴阿語,這事就這麼揭過了,下不為例,你也不要再教訓她,這孩子懂事兒,知道輕重的。”
俞氏低低的應了一聲,和許氏起身屈膝一禮,退了下去。
俞氏回屋,隻見思超思越正趴在桌子上練字,招弟在一旁陪著,便問道“小姐呢?”
招弟指指小耳房那扇門,小聲說“小姐累了,躺下歇會兒。”
思越舉著手中的筆叫了聲“六嬸,您看,這是七姐送我們的。”
俞氏莞爾一笑,柔聲道“你們好好練。”
阿語在裡頭並沒有睡著,聽見娘回來了,便往裡側身。豎著耳朵,聽見“吱呀”的推門聲,忙閉了眼裝作已經入睡。
俞氏輕手輕腳的走到床邊坐下,替阿語掖了掖被子,看著阿語的後腦勺發呆。
也不知伯祖母昨兒個跟婆婆說了什麼,今早她去請安,婆婆什麼話也沒說,這事兒算是不了了之,可阿語這還氣著,叫她一點辦法也有。
俞氏輕歎了口氣,阿語是個孩子,可以毫無顧忌,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可她不能,為人媳婦有為人媳婦的苦處,阿語是無法理解的。
阿語聽見娘歎息,很想轉過身,可是,兩人相對,又能說些什麼呢?直到娘離開,阿語還在為這事矛盾,心煩意亂的,整個人迷迷糊糊,不知不覺還是睡著了。
這一覺一直睡到飯點,招弟來叫她,她才醒過來,起床梳洗。
吃飯的時候,俞氏默默的給阿語夾菜,柔聲道“多吃些。”
阿語隻顧低頭吃飯,也不應聲。
見她娘倆這樣,許氏笑道“阿語啊!你可真有心,給大家買了這麼多東西,又是古琴,又是琵琶,還有糕點,文房四寶。”
阿語抬頭微微一笑“沒什麼,難得進城一趟,想到就買了。”
“你想得到,說明你有心啊!”倪氏笑道。
“就是,一共花了多少銀子,回頭我給你送過去。”許氏道。
“三伯母,不用了,也沒花多少錢。”阿語忙道。
“那怎麼行,這筆費用理應由公裡出的,那能讓你們破費。”許氏笑道。
俞氏道“她三伯母千萬彆算的這麼清楚,什麼你們我們的,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許氏笑了笑,也不好再說“那就謝謝六弟妹,謝謝阿語了。”
頓了頓許氏又道“六弟妹,馬上就是驚蟄了,秧苗李叔都已經準備了,隻是人工還得多請幾個勤快的,這事兒,你讓東哥兒上點心。”
俞氏剛要應承,阿語搶先道“三伯母,東哥兒過幾日要出一趟子門,他老丈人家裡有急事,不過您放心,春耕的事兒東哥兒早就安排好了,人工都已經定下,請原來咱們阮家莊的佃農過來,到時候就讓李叔和鐵牛大哥照看著,保證春耕順順利利的。”
許氏笑嗬嗬的說“那就好,那就好。”
俞氏心裡納悶,東哥兒老丈人家裡有事沒聽李嬸說起啊?先前見到蔣氏,她也沒提,不知道蔣家出了什麼事,回頭得問一問,若是能幫的上忙,好歹也得幫一幫。
蔣靜在一旁聽得清楚,心知小姐這是在為東哥兒忙鋪子裡的事找借口,不過回頭夫人一定會問她,這小姐,把由頭推到她身上,她該找個什麼理由呢?
飯後,俞氏想叫阿語一起去看看婆婆,可阿語被三姐兒叫了去,她隻好一個人過去。
“七妹,你怎麼想到要買把琵琶?”阮思真笑問道。
“我記得三姐兒會彈的,就一並買了,隻是這安陽小地方,沒有好的,當然,就算有好的,咱們現在也買不起,三姐就先將就用著了。”阿語莞爾道。
“三姐,好久沒聽你彈琵琶了,彈一曲吧!”阮思卉央求道。
阮思真羞赧道“我也隻會一點點,彈不好的。”
“三姐,您就彈一曲,彈一曲。”阮思薇也道。
阮思真猶豫了一會兒,低低道“那我就彈一曲,隻是你們不許笑話我。”
說罷阮思真調了調弦,叮叮咚咚的琴聲自她青蔥如玉的指尖流瀉而出,彈得是一曲《昭君出塞》。將昭君之怨和北域的荒涼表現的淋漓精致。
大家聽的入神,神色都淒然起來,阿語聽過阮思真的古琴,覺得很一般,沒想到她的琵琶彈的如此之好。
一曲終了,阿語帶頭鼓掌,說“三姐您還說自己隻會一點點,真是太謙虛了,不行,以後您得教教我們。”
阮思薇拍馬屁,晃頭晃腦道“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阮思真羞的滿臉通紅,啐道“都說了不準笑話我的。“
“三姐,你彈的的確很好。“向來話不多的阮思韻開口道。
彆人說好,阮思真是不信的,她自覺很久沒練,手生了,這琴藝還沒有平時的六七成,但是阮思韻是幾個姐妹裡,琴藝最好的,她說好,這讓阮思真又有了信心。
阿語笑看著阮思韻“八妹,你也彈一曲吧!”
阮思韻睨了阿語一眼,她還沒忘上回阿語評她的《陽關三疊》,對阿語好一陣氣悶,不過,今日姐妹們難得高興,她也不想掃了大家的興致,便坐到了古琴前,同樣一曲《陽關三疊》。
阿語聽阮思韻再彈此曲,琴聲竟是平淡了許多,不似以前那樣哀婉斷人腸,但是細細聽來,又隱含著淡淡的憂傷,這樣的琴音更能牽動人心,不由的佩服起來,許是經曆了這番波折,讓阮思韻變得更加含蓄內斂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