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上海灘。
曼妮在附近散了會步。
這幾天情報傳遞突然加速,她已經連續好幾天坐在那一動不動的發報,收報,再發報。
還是因為未亡人。
情報裡未亡人被提及的數量簡直觸目驚心。
想起他那高大挺拔的背影,和性感低沉的警告聲音,曼妮覺得腳下輕鬆了許多。
“恩~~~”
還是叫個車吧。
老齊說過,既然自己一直窩在公寓,不社交,就得塑造出自己有錢但不粗俗的形象,免得被人惦記。
“黃包車——”
曼妮上了車,繼續在想。
誰說從事抗日工作的女孩子不能談戀愛?
恩,起碼算是暗戀吧?
年後,神秘電台的數量增加到了五台,都是同誌們攜帶各種小部件,零件,一點點在租界拚湊出來的。
雖然電台增多,但關於未亡人的全部情報,還是她單獨來發。
她喜歡的早餐店到了,這裡的豆漿,很濃,很濃,像是她的思念。
“不用找了。”她心情很好,車夫跑的很快,很穩。
“謝謝小姐。”車夫滿是老繭的手顫抖著接過,拿了肩膀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小姐,您真善良。願您跟電影裡《祗國稚子》的女主人公一樣,獲得一份美好的愛情。”
曼妮驚訝,看向那個很明顯不舍得花錢去看電影的車夫。對方隻是憨憨笑了笑,拉著車子離開,在她旁邊又有一個貴婦人下了車,車夫也來了句,“謝謝您夫人,您就像《祗國稚子》的女主人公一樣,優雅美麗。”
那個女人一愣,問了下,車夫來了句,“本周末首映,聽說特彆淒美,特彆美麗,特彆有氣質。”
女人若有所思的走了,“那倒是可以去看看。”
曼妮坐在早餐攤位上,也聽見食客在議論。
聽說這部電影,是日本電影的翻拍戲,是一家日本人把控的影視公司,重金打造的一部中國化的電影。女主角好像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女明星。
並且這部劇不光是日占區,連租界的各大影院都把海報貼了出去。
兩天後的周末第一天上映。
“要不要到時候也去看一看?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有時間?”
她隻是覺得好巧,她最近發的那麼多情報,好像說的最多的時間,也是在周六。
“不知道會不會打擾到我們的計劃。”
曼妮雖然負責情報傳遞,但也隻知道時間和規模,具體的細節,都是齊多娣親自見到了淞滬支隊柏隊長和新四軍來的劉團長,敲定了具體的行動路線,策略,時間,人員。
曼妮遇到的這一幕,今天一整天,在鄭開奇大把撒錢和之前各種人脈的沉澱下,全上海這兩天,都在討論這個。
連巡捕跟各地甲,地保,維持會都在聊這件事。幾頓飯下去,都又開始往下傳。
連那碼頭上的苦力,都開始傳。
渡邊大佐在租界定了個包廂,鄭開奇如約而至。
兩個男人見了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