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驍騎!
雖然搶了功,但是李信折損二十萬兵馬,被項燕打敗這是不爭的事實。
回去之後,要麵對的東西有很多,想起那個千古一帝秦王嬴政,李信心裡說不忐忑是假的。
李信問蒙武到底怎麼回事。
沒想到蒙武賣關子,蒙武一邊磨刀一邊說道“隻要咱們安然無恙過了函穀關,就一定能到大秦。”
李信點了點頭,他環顧周邊軍中將士。
這六百餘人是他僅剩下的班底了,每一個人經曆過楚國大敗,經曆過澄城夜襲,經曆過高莊遭遇戰,經曆過楚國壽春都城之戰,經曆過遼東襲營。
他們能活到現在,沒有一個人身上沒有傷痕的,每一個人都是軍功赫赫,每個人的戰馬上除了軍備,就都是掛滿了燕軍的人頭,這是用來炫耀他們的軍功的,沒誰願意甘心落在人後。
看著秦地越來越近,他們雖然有說有笑,但是這段時間的磨練,讓他們神經緊繃,除了站崗放哨的,或坐或蹲在地上磨礪自己的兵刃,他們隨時願意為了李信和自己再戰一場。
李信看到這一幕,突然哈哈大笑,將士們都奇怪的看著他。
李信站起來,抽出百煉鋼刃“你們怕不怕王翦?”
“怕他娘!”
“他要敢動手,我們就恁他娘!”
“不怕!”
將士們紛紛笑罵道。
李信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剛開始還有點擔心,自己勢單力薄,但是現在,他李信,怎麼從秦國出來的,他就要怎麼耀武揚威的回去!!!
輸人不輸陣!
他感覺信心又回到了自己身體裡,搖了搖腦袋,暫時把薩日娜,羋郡主,孫娘子拋到腦後,他需要做的事還很多……
夕陽照耀在函穀關的牆壁上,周圍石山料峭險峻,凸顯的格外雄奇壯美。
函穀關一直都有一種傳奇的色彩。
秦國秦孝公開始從魏國手中奪取此地,設立關隘,此關關長75公裡的縱深,穀道僅僅容一人一馬通過,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曾有詩雲“天開函穀壯關中,萬古驚城向北空。”
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周慎王三年,楚懷王合並縱橫,舉六國之兵伐秦,秦國依靠函穀關之險峻,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穀,皆敗走”。後來劉邦守關拒項”,”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穀關大戰”,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是世界聞名第一險關。
曆代將領,能以統領函穀關為家族榮耀,這是大秦國最強的也是最有力的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