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六輛馬車從客棧後門駛出,沿著城裡的石板路,隨著出城的人流,一起出了青州府城南門。
很快,就消失在了官道上。
至於南門客棧,則是照常打開門做生意,一切似乎什麼也沒發生過。
......
天氣越來越冷。
旱情也是越來越嚴重。
有些地方的流民,已經聚在一起,和當地居民發生了不少衝突。
好在有守備部隊的出手彈壓,倒是沒有造成大亂子。
發生災情的各個州府,也都在極力進行賑災。
隻不過這次旱情波及的省份太多,各地州府又是年初剛剛平定,府庫裡實在拿不出太多的糧食。
儘管如此,設在城外的收容所,依舊還是正常開放,但也僅僅是餓不死人的程度。
政務院也在積極籌措糧草,往受災的省份調撥。
明麵上,似乎局勢仍在掌控之中。
實際上,暗流湧動,明眼人都能看出氣氛似乎越來越緊張了。
就在這樣的狀況裡,春節到了。
雖然不少省份遭了災。
但是考慮到連年征戰,這是華朝成立之後的第一個春節。
政務院還是在請示了宮裡之後,發了通知。
所有華朝的官員,包括華夏人民軍在內,除了留下必要的值班人員。
其他人,都放假十天。
消息一出,華朝所有吃皇糧的人,簡直是歡呼雀躍。
在華朝吃皇糧,因為有督察院監督,加上考成法的管理,並不是件輕鬆的差事。
像這樣連放十天假期的情況,簡直太少見了。
所有人都是開開心心準備著放假過年。
隻是在受災的幾個省份,暗地裡風向卻是開始朝著不好的方向轉變了。
“......聽說了嗎?他們當官的,過年要放十天假!”
“......狗娘養的!老子們沒吃沒穿,趕上旱災日子這麼難,他們還放這麼久的假......”
“......天殺的,這些狗東西,和韃子朝當官的,有什麼區彆,根本不管咱們老百姓的死活......”
“......我早就說過,這天災就是因為華朝昏庸無道,才降下來的災禍.......”
“......哼!這事兒如果是真的,到了過年那天,老子就去搶他們的......”
“......對!他們吃香的喝辣的,咱們喝西北風,搶他娘的......”
“......”
類似的對話,在受災的幾個省份裡,不斷地發生著。
老百姓原本隻是有些抱怨,擔心因為過年放假,衙門就不會賑災了。
結果在有心人的引導下,矛頭逐漸指向了整個華朝朝廷。
怒火和矛盾,在暗中不斷地積累著,不斷地膨脹著.....
尤其是,當有些州縣的低層官吏,故意打罵災民,克扣賑災的糧食和冬衣......
這種不滿的情緒越發的壯大......
現在,似乎就差一點點火星,這種不滿就會立刻爆炸出來。
而華朝官府,似乎對一切都毫不知情。
京城裡。
市政司的人,在各處街道張燈結彩,把京城布置的年味兒十足。
宮裡也時不時的傳出旨意,大抵都是提醒政務院,要做好春節慶祝的。
按照宮裡的旨意,正月初九會在東西兩市舉辦燈會。
到時候,還有歌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