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您絕對想不到,現在朝野內外,有多瘋狂......”
電話中,雖然顧炎武的聲音有些失真,但是那股子熱烈的勁兒,卻是依然能讓陳昊清晰的感覺到。
“......自從《關於允許私人出塞置地居住的有關條例》頒布之後,咱們各地官府的門檻,都被老百姓踏破了......”
“不過短短兩天的功夫,已經有十幾萬人登記了......”
“現在政務院正在組織人手,加緊對資格進行審核......”
“......”
顧炎武一五一十的,把最新的動態和陳昊報告了一番。
之前,陳昊給他發電報,讓顧炎武組織政務院好好商討一下,如何遷徙百姓到塞外草原居住,還有如何在塞外草原設置官府。
顧炎武第一次看到電報的時候,甚至以為有人冒用了陳昊的名義,在惡作劇......
畢竟,陳昊禦下寬和,即便有人真的乾了這種事兒,最多也就是槍斃或者砍腦袋......
但若是說,真的要把塞外草原,變得和內陸一樣,實施郡縣製,這簡直就是開天辟地以來的頭一回兒......
所以顧炎武寧願相信,是有人在作死.....
後來還是陳昊再次發了一封電報,確認這個消息的真實性,才讓顧炎武相信,不是有人在惡作劇。
可是,即便如此,顧炎武組織人員足足商議了一天一夜,始終沒有商議出個結果來。
因為從古至今,就沒有這樣的例子可以參照......
塞外草原,那基本上就是蒙古韃子牧馬放羊之地,怎麼設置城池?怎麼遷徙百姓?
當然,要說完全沒討論出東西來,也不儘然。
經過這些年的曆練,政務院的這些官員,早已不是當初剛剛加入華夏人民軍體係的新手了。
他們都是從基層鍛煉過,又有中樞的執政經驗,可以說各個都是處理政務的一把好手.....
經過一天一夜的討論,他們總結了最大的難點:如何動員百姓遷徙至塞外!
畢竟,建造城池和設置官府,對於現在的華朝來說,根本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科技部根據陳昊給出的技術,現在已經可以使用混凝土和鋼筋製造房屋了。
預製板之類的東西,也是使用的很順手。
建造十座八座城池,簡直就是手拿把攥的事兒。
而設置官府,更是不在話下。
在陳昊的一力堅持下,教育部這些年一直以來都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現在的華朝,可謂是人才濟濟。
遠遠不是當初,陳昊帶著人馬從緬中行省殺出來時候的窘迫模樣了......
但是即便建造了城池,設置了官府,沒有足夠的華朝百姓遷徙過去。
那建造起來的,就是一座座空城。
而陳昊在電報裡說的很清楚,絕不允許強製遷徙人口!
這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誰不知道塞外向來是蒙古韃子的地盤,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確很美。
但是咱們華朝百姓是要種地的,誰願意去塞外之地,牧馬放羊麼.....
直到陳昊給出了《關於允許私人出塞置地居住的有關條例》的初稿草案後,政務院所有參與討論的官員,無不對陳昊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種“大殺器”扔出來,何愁吸引不到百姓去塞外定居......
......
電話這頭,聽著顧炎武激動的語氣,陳昊笑了笑沒有打斷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