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並不是故意說反話,調整軍製的問題,其實還在征戰準噶爾汗國的時候,就已經在陳昊心中醞釀了。
當初係統爆裝了裝甲車、坦克這些犀利的武器裝備,加上結合光複華夏的需要,也為了將野戰部隊從守衛地方的職責中剝離出來,能夠擊中力量進行征戰,陳昊設置了守備部隊和野戰軍。
但是隨著華朝領地的擴大,原有的體製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需求了。
就像是之前在準噶爾汗國,為了等待後續的守備部隊跟上來,大軍不得不暫停進攻節奏半個多月。
即便是現在,第四軍、第六軍和外籍軍團第一軍還駐紮在準噶爾汗國舊地。
第三軍和外籍軍團第二軍駐紮在朝鮮舊地。
至於外籍軍團第三軍舒爾多克部,自從歸順了華朝到現在,一直駐紮在黑龍江區域和羅刹國對峙。
原本設立野戰軍是為了集中兵力的,現在結果一大半兵力被焊在邊境。
倒不是說陳昊不願意把這幾個軍調回來,而是外部的環境還不允許。
無論是準噶爾舊地,還是黑龍江,麵對的都是複雜的外部敵人。
隻有朝鮮區域駐紮的第三軍和外籍軍團第二軍,是因為考慮到那裡既有剛收服的朝鮮舊地,也是韃子的老巢,為了穩定才駐紮了兩個軍。
隻是如此一來,陳昊手中能用的兵馬就少多了。
譬如這次打算出兵倭國,陳昊能用的兵馬就剩下第一軍、第二軍和第五軍三個選擇。
再考慮到還要至少留守一個軍鎮守京畿,再留一個軍作為預備隊,那能出動的兵馬就剩下一個軍了。
雖然華夏人民軍戰力強大,但是隻靠著一個軍去倭國屠狗,也實在有些托大了。
所以陳昊這段時間,一直醞釀著軍改的方案。
剛好今天接著幾個軍頭的話頭,陳昊索性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改是必須要改的,但是究竟怎麼改,還要好好的商量一下......”
“北海艦隊那邊來了消息,預計一直到明年三四月份,日本海的台風都不會消停......”
“從現在算起來,咱們至少有半年的時間,可以進行軍製調整.......”
“這倒是個好機會,正好軍製調整完畢後,在倭國試試咱們調整軍製的成果.......”
陳昊吩咐人送了午飯過來,隨後招呼眾人坐下一同商議起新的軍改方案來......
......
華朝現在的軍製說起來,主要包括野戰軍、守備部隊和民兵三大體係。
在兵種上,包括了海軍、陸軍和飛艇兵三大兵種。
指揮係統基本上還是按照陳昊製定的統帥部模式。
所有兵權都在統帥部管轄內,陳昊是最高統帥,原先隻包括海軍部、陸軍部和參謀本部,後來增加了守備部進去。
這一次陳昊提出的軍改方案中,首先是對兵種進行了重新劃分。
在保留海軍和飛艇兵兩大兵種的基礎上,將陸軍細分為裝甲兵、炮兵、工程兵和步兵四大兵種。
同時,分彆成立了裝甲兵司令部、步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和炮兵司令部,加上原有的海軍司令部和飛艇兵司令部,一共組成了六大兵種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