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
京城家家戶戶都在忙著過小年。
已經改名為振威貨運行的“振威鏢局”,上上下下卻都在忙著給貨車裝貨。
他們這兩天剛剛接了個大單,是如今京城最有名的“謝馥春胭脂行”的單子,委托他們運送一批最新研製出來“香水”,沿著運河一路南下,到了淮安府下船換馬,一直送到廣州。
這沿線的謝家胭脂鋪子,都等著這批搶手貨。
振威貨運行上上下下幾百口子,如今都指望著替人運貨為生。
現在難得接了這麼大的單子,自然是二話不說立刻準備啟程。
至於過年什麼的......
哪裡有賺錢重要!
當初的振威鏢局大當家,也是如今的振威貨運行東家廖雲生,今年五十有六,一身筋骨打熬的極其精壯。
單看外表,說他四十出頭也有人信。
這趟貨對於剛剛轉型沒多久的振威貨運行來說,意義重大。
所以廖雲生派出了自己麾下的最強團隊!
他的大兒子廖難敵親自帶隊,原先振威鏢局的四位大鏢師一同出動,連同轉行的趟子手、車夫,加起來四五十口子,也是浩浩蕩蕩。
雖然如今振威鏢局轉行做了貨運行,可是東家廖雲生還是按照鏢局的規矩。
車隊全部收拾準備停當後,廖雲生親自請出了關老爺的神像。
整個貨運行上上下下幾百口子,全部集合在演武場。
在關老爺麵前供上豬頭、整雞、白酒等祭品,點燃香燭。
廖雲生念了一遍祭文,領著眾人跪拜了一番,祈求關老爺保佑這趟貨“一路平安、逢凶化吉、財源廣進”。
隨後眾人分食了祭品,開始做上路的最後準備。
而廖雲生則是把自己的大兒子廖難敵叫到了一旁,再次叮囑道:
“難敵......”
“這次去廣州,這條線你也是跑過好幾次的......”
“沿路的州府情況,你也很清楚......”
“我隻叮囑你一句,萬事小心,千萬不要和人起衝突......”
“你記住,咱們現在已經不是鏢局了,鏢局的日子也已經過去了......”
說這話的時候,廖雲生的臉上疲態儘顯。
自打華朝光複華夏之後大力剿匪,對於老百姓來說這是好事情。
但是對於鏢局來說,這算不上什麼好消息。
畢竟,如果沿路全是坦途,那商家完全沒必要再雇傭鏢局保平安。
再後來,馳道的修建、火車的通車、貨運卡車租賃的興起,老百姓和商家越來越依賴新式運輸工具。
儘管南北交流愈發頻繁,但是鏢局行業卻是明顯的沒落了。
振威鏢局傳到廖雲生手上,已經足足傳了五代人。
打大明朝開始,廖家從一個落魄江湖人慢慢在京城落腳,最後發展成威震北方江湖道的大鏢局,這裡麵灌注了數代人的心血。
廖雲生自然不能讓這份基業毀在自己手上。
在經曆過無數個不眠夜的徹夜長思之後,廖雲生才下定決心改換行業,專門做貨運的生意。
隻是他們自然是做不了卡車租賃的,也隻能是利用鏢局現有的馬車做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