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答案豐富多彩,人類才會越來越聰明。不能包羅差異,隻會自討沒趣,固步自封。隻想得到好的事情,不能包羅壞的事情。一旦壞事發生,就怨天尤人,罵罵咧咧,哭哭啼啼,而不去反求諸己,自然會越來越痛苦。
比如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摔了一跤。爬起來就破口大罵,然後用腳反複去踩香蕉皮,路上再繼續詛咒扔香蕉皮的人,一整天都鬱悶不已。
亂扔東西是不對,可如果自己不去踩香蕉皮,就不會摔跤;摔跤後,如果不去怨天尤人,就不會鬱悶不已。
包羅這次摔跤,然後反省自己,以後才不會再摔跤,不然下次可能因為其他原因繼續摔跤。
正因為有這些不好的事情,我們才會獲得成長。要懂得包羅這些挫折和磨難,才能迅速成長。
隻喜歡自己喜歡的東西,隻認可自己看中的東西,不能包羅不喜歡的東西。
比如一對年輕夫妻去買東西,買衣服時,男人喜歡黑色,女人喜歡白色,於是開始第一次爭吵;買家電時,男人喜歡大屏電視,女人喜歡投影儀,於是開始第二次爭吵;買菜時,男人喜歡吃肉,女人喜歡吃素,於是開始第三次爭吵……
這世上沒有一模一樣的人,所以必定會各有所好,如果不能有所包羅,生活該如何繼續。
正因為有差異,世界才更美麗。如果都是男人或女人,會是怎樣?如果都吃素或吃肉,又會是怎樣?世界將不複存在。
……這樣的例子很多,不能一一列舉。那麼該如何減少痛苦?四個字,求同存異。
該如何做?分兩步走。
承認差異。這世上沒有什麼是完全相同的,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差異。這是正常的,也是我們必須要麵對的。
所以,我們首先要承認差異的存在。隻有先從心理上打通這道關卡,才能進行下一步。
這種承認不是口頭上說說就行,而是要真真正正的去體會去思考去感悟。讓承認差異成為一種習慣,變成我們內心裡的一種自然意識。
即看到差異後不會感到驚訝,不會指指點點,不會說三道四,不會嘲笑譏諷……而是覺得這一切都是正常的,內心是平靜的。
尋找共同。承認差異後,我們就要學著從差異中尋找共同點。這個共同點不是形式上的共同,而是實質上的共同。
即每種事物都有其精神內核,這就是大方向。隻要大方向相同,形式可以千變萬化。
比如看到有人夏天穿棉襖,你會怎麼想?估計大多數人都會感到不可思議,進而批判嘲笑。
如果你承認差異的存在,就不會感到驚訝,然後再尋找其大方向。即不管穿多厚,都沒有影響市容市貌,也沒有下流惡趣,這就夠了。何必去嘲笑,也許有其苦衷。
如果大方向不對,比如在公共場所赤身**,騷擾路人,那就沒必要去認同。但也無需煩擾,因為自有因果規律去監管。
懂得求同存異,就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因為我們生活在各種團體中。小至家庭,中至公司,大至國家,如果能隨遇而安,就不會那麼痛苦。
喜歡紅娘啼笑因緣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