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娘姐姐上線了……
南懷瑾先生曾言及,六十四卦之中,謙卦乃是最吉祥之卦象。需知,在神秘而古老的《易經》六十四卦裡,實則並無一卦能夠全然稱善,亦無任何一卦全然為惡。每一卦都蘊含好壞交織、禍福相依之理。然而,唯有謙卦,其六爻之變化相對而言較為順遂吉利。
正因如此,佛家倡導眾人修習“空”之道時,於戒律之上首要強調的便是謙遜之德。隻是,試問世間又能有幾人真正將此等美德踐行到底呢?往往人們多易陷入自滿與驕矜之中,難以時刻保持一顆謙卑之心。
就在此時,那位備受眾人喜愛的紅娘姐姐翩然而至,她的出現是否會給這關於謙卦的探討帶來新的轉機和故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真正能夠將謙遜踐行到底,方才能夠體悟到菩薩般廣博無私的慈愛胸懷。道家的老子曾經說過:“我擁有三件寶物:其一稱作‘慈’,其二稱為‘儉’,其三則叫做‘不敢為天下先’。”這裡所講的“不敢為天下先”實際上便是“謙”的一種體現。而在佛家之中,對於“謙”更是有著極高的要求和境界追求。那麼佛家究竟能將“謙”推行至何種地步呢?答案便是直至“無我”之境!當一個人能夠將自身的謙遜修煉到極致之時,便達到一種完全忘卻自我存在的狀態。
然而,若隻是單純通過打坐來試圖達到所謂的“空”,但在心性修行方麵卻未能有所突破的話,那是根本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空靈澄澈的境界的。這是由於當我們端坐在那裡一心想要守住那份“空”時,實際上還是那個“我”在刻意地去守護著這片虛無空洞,如此一來,並未能達成那種徹底舍棄自我意識、進入無我之境的空靈之態。假如已然能夠做到無我,又何須再苦苦追尋那片虛幻的“空”呢?畢竟,一旦達到無我之境,自然而然便已處於空靈虛空之中了。
從踐行大願的角度來看,唯有付諸實際行動方可稱之為真正的真知灼見。倘若隻是停留理論層麵或者口頭上誇誇其談,而無法將這些理念落實於具體行為當中,那麼所有的見解都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毫無實際用處可言。隻有切實做到這一點之後,才有資格談論起真正的慈悲心懷。究其原因,慈悲的本質恰恰正是無我。事實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往往容易陷入對自我利益得失的過度計較與執著之中,從而難以真正領悟並展現出無我之慈悲。
講慈悲都屬於“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無我,才能真慈悲。說我要慈悲你,就落於下乘了。比如父母愛兒女那個仁慈,尤其是母愛,決不要求代價的,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女之愛。
若真能夠將自身的意識和意念回歸至澄澈透明、毫無雜念的境地,方可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自謙”。要想抵達這般境界,全然依賴於個人深入地自我反思與省察。這種自省並非易事,需要我們以敏銳的洞察力去審視內心深處的每一個角落,毫不留情地剖析自我。
然而,必須明確的是,謙遜絕非意味著消極地畏縮不前或逃避現實。恰恰相反,它乃是一種崇高而質樸的品質。當一個人擁有了真正的謙遜之心時,他不會因自身的成就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亦不會在麵對困難與挫折時輕易氣餒、一蹶不振。而是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和、淡定的心,既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優點,又能坦然接受自身的不足,並不斷努力改進與完善自我。
謙是《易經》一個卦名,叫做“地山謙”。它的畫像,是高山峻嶺,伏藏在地的下麵,也可以說,在萬仞高山的絕頂之處,呈現一片平原,滿目晴空,白雲萬裡,反而覺得平淡無奇,毫無險峻的感覺。八八六十四卦,沒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都是半凶半吉,或者全凶,或是小吉。隻有謙卦,才是平平吉吉。古人有一副對聯:
海到無邊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遠遠望去,那場景看上去是如此的氣派非凡,令人不禁心生敬畏;同時又展現出一種近乎狂妄的氣勢,仿佛世間萬物都無法與之相抗衡。然而,當你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番後就會發現,其實這一切並非表麵所呈現出來的那般浮誇和囂張。
事實上,它內在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平實之美,宛如一泓清澈的溪流,靜靜地流淌而過,不張揚、不炫耀。與此同時,它還散發著一種輕盈靈動的氣息,如同翩翩起舞的仙子,優雅地穿梭於塵世之間。這種看似矛盾卻又完美融合的特質,恰如其分地描繪出了從極度絢爛、繁華、崇高乃至偉大,最終回歸到平淡質樸的真實寫照。
“學問深時意氣平”高深的境界,那麼此時便真正達到了誠意待人以及自我謙遜的至高境地。在此種狀態下,一個人不再被外在的虛榮和浮華所迷惑,而是以一顆平和淡定的心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機遇。他深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因而始終保持著對他人的尊重和對自己的清醒認識。這樣的人生態度不僅能使人在學術研究道路上越走越遠,更能讓人在人際交往中收獲真摯的友誼和廣泛的認可。
喜歡紅娘啼笑因緣請大家收藏:紅娘啼笑因緣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