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很快來到了1938年。
此刻日寇已占領山東大部分地區。
潘召和七和尚的家眷從濟南遷回曹縣。
自從潘召和七和尚在曹縣被侯督辦投入大牢,到後來潘召花巨資用其他死囚頂替自己和七和尚逃出曹縣,而後東奔西走,他們的家人之所以能平安,還是陳三爺說的那句話,要懂得收斂。
這麼多年,這兩大家子東躲西藏,不停地變換地點,處事低調,所以活到現在。
他們不敢不低調,潘召和七和尚在曹縣血債累累,早年這二人都是綁票的,綁票撕票,殺了很多人,甚至連遠親近鄰都不放過。
潘召早年曾綁過自己本家的一個四叔。
雖然出了五服,但畢竟是本族的老人。
潘召和七和尚帶著一群綁匪,將老人捉住,蒙了眼,綁在地窖的柱子上,隨後抽著煙商量贖金。
這老頭雖然眼睛被綁,但耳朵挺靈,一下就聽出這群綁匪中有潘召的聲音,忙問了一句:“是小召嗎?”
潘召一愣,慢慢走過去:“你說啥?”
老頭欣喜地說:“我聽出來了,是小召!小召,我是你四叔啊,咱是一家人啊!”
潘召冷冷一笑:“你聽清楚了嗎?”
老頭連連點頭:“我聽清楚了啊,就是小召啊,小召,我是你四叔啊,快把我放了啊!”
潘召一刀砍下老頭的腦袋,怒罵一句:“真他娘的晦氣!”
潘召覺得老頭不懂規矩。
遇到這種熟人作案,是萬萬不能吱聲的,一定要假裝不認識,讓家人趕緊送贖金來,換條命也就完事了。
第二天遇到綁你的綁匪,就假裝什麼都沒發生,該打招呼打招呼,該吃飯吃飯,綁匪覺得你懂事,就再也不弄你了。
那個時代,很多綁匪都是村裡的鄰居出身,專綁大戶和富裕之家,很多被綁之人明明聽出是熟人作案,但人家聰明,不吱聲,交上贖金混過去了。
但這個老頭不懂事,白活了幾十歲,在土匪窩裡認親,把潘召氣壞了,這不等於直接鎖定犯罪嫌疑人了嗎?
所以潘召砍下他的腦袋,贖金也不要了。
否則,你以為鄉下這麼多綁匪哪裡來的?綁匪為什麼對你的家底了如指掌?為什麼對你和你家人的行動軌跡精準把控?
都是熟人作案。
而且毫不留情。
這隻是冰山一角,潘召乾的惡事罄竹難書。
有時綁架了對方的老婆和女兒,在對方交贖金之前,他還要施一番禽獸之舉。
當地老百姓對他恨透了。
但這小子當年命硬,不但沒被官府捉住,還當上了警察局長。
由黑洗白。
沒人敢惹。
明目張膽地飛揚跋扈。
七和尚依舊乾黑活,謝四虎輔助他乾白活,在曹縣一手遮天。
後來陳三爺鼓動謝四虎“點”他,謝四虎因為老婆婉君被霸占,憤然反水,這才和陳三爺一起將潘召扳倒。
潘召和七和尚進了大牢之後,嚇壞了。
曹縣百姓都知道他倒台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清算了。
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
所以潘召的家人,連夜全跑了。
留下一個老爹,東躲西藏、上上下下使銀子,這才把潘召和七和尚撈出來。
隨即,潘召和七和尚離開曹縣,去了黑鬆林。
老爹也去了膠州灣,和家人團聚。
從此,再也不敢踏入曹縣半步。
現在,時局變化,日寇來了,潘召成了維持會副會長,北平日中友好商會會長,光明正大地回曹縣了。
全家27口,也回到了曹縣。
七和尚的家人也回來了。
潘召帶著司機,開著汽車,在曹縣的街頭大肆轉悠,那意思是向全縣百姓宣布:我潘召又回來了!
而且,官兒做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