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快抵達了機場,隨後購買了最近的一趟航班,直接飛往川省的樂山市。
這黑竹溝位於樂山市峨邊的彝族自治縣境內,地處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的過渡地帶。
其四周被連綿的青山所環抱,溝內的地貌極為複雜。
既有陡峭的懸崖峭壁,又有深邃的峽穀溪流,還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覆蓋著地表。
不僅植被的種類豐富得驚人,從高大的喬木到低矮的蕨類,層層疊疊,可謂是林海茫茫,古木參天。
而且溝內的氣候也十分多變,剛才或許還是晴空萬裡,轉眼間就有可能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氣溫也會隨之驟降。
但正是因為這樣獨特的環境,才孕育了許多珍稀的植物,成為了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根據我臨上飛機前的查閱得知,黑竹溝的動物種類也很繁多、並且極具特色。
最著名的就當屬國寶大熊貓了,不過這黑竹溝的大熊貓與傳統的大熊貓不同。
它們仿佛沒有蛻除野性,依舊保留著食肉的習性,而且極其凶猛。
除了大熊貓,溝裡還生活著豹子、黑熊、林麝等一眾保護動物,無不是依托著這片原始的生態環境繁衍生息。
這黑竹溝在當地彝語中被稱為“斯豁”,意為“死亡之穀”,光聽這名字便帶著幾分神秘與敬畏。
之所以這麼稱為,那是因為這黑竹溝與三星堆、埃及金字塔、瑪雅文明遺址等神秘地帶一樣,都位於地球的北緯30度。
這地球的北緯30度意味著什麼,想必人儘皆知,它就宛如是被造物主刻意劃下的一道神秘緯線。
在這條看不見的弧線上,不僅分布著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更串聯起了世界上各種令人費解的自然奇觀與未解之謎。
因此黑竹溝深處不僅磁場紊亂、常年迷霧繚繞,而且據說進去的任何生靈都會神秘失蹤。
1950年深秋,國軍一殘部的三十名士兵,由於躲避追擊誤入黑竹溝深處,從此音訊全無。
最終隻有一名參謀幸存逃脫,但卻喪失了記憶,整個人也變得瘋瘋癲癲。
1997年兩名技術員進山勘測,同樣離奇失蹤,搜救隊隻找到一包饅頭和一份舊報紙。
類似的神秘失蹤事件還有很多,但無不是驚人的相似,都是失蹤者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就好似人間蒸發了一般。
還有傳聞黑竹溝內有山神的存在,那迷霧被譽為山神的呼吸,而失蹤的人則是被山神選中的人。
這種種的詭異現象,也是讓黑竹溝的神秘色彩愈發濃重。
仿佛彝族的古訓——“石門關前莫喧嘩”,並不是空穴來風。
此番我們前往黑竹溝,不僅要應對這樣一片神秘之地,還要與其餘的各方勢力爭奪那隻斑紋虎妖,當真是行動前的壓力滿滿。
中午時分,飛機便順利降落在了樂山市機場。
而在我們乘坐車輛輾轉反側,最終抵達黑竹溝鎮時,已然是下午三點多鐘了。
我們四人在簡單吃了點東西後,就由老葉撥通了項天霸的電話,最終約定在黑竹溝的山門口會合。
這黑竹溝鎮距離黑竹溝山門還有一段很遠的路程,我們也隻能找一輛當地的私家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