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紘拱手向曹昂行了一禮,鄭重道“曹將軍,孫策雖死,孫家人卻是無辜的,理應善待才對。唯有如此,才能彰顯曹將軍的德行和胸襟。”
“進一步說,未來曹家取代劉家,曹家要有足夠的名聲,要有足夠的名望,就是從這一點一滴開始的。”
“孫策和曹將軍為敵,孫策身死後,曹將軍能饒恕他的家人,不牽連無辜。未來改朝換代,無數人也會相信曹將軍會善待禪位的天子。”
曹昂心中一笑。
張紘不愧是讀書人,一張嘴非常的厲害。
孫家的死活,牽連到整個天下,牽連到未來劉協的性命,乃至於曹家要取而代之的事情。
好大的一頂帽子啊!
曹昂卻沒有順著這個話題,反問道“子綱先生的分析頗有道理,不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呢?我不計較孫家,但孫家的人冥頑不靈,還要執意來廝殺,又該如何處置呢?”
張紘眉頭一挑。
一瞬間,他想到了孫策被殺的消息傳到吳縣,孫家人執意要再戰的情況。
他在問曹昂,沒想到曹昂把問題踢了回來。
張紘略作思考,回答道“孫家人識大體知道大勢,明知不敵,不可能再和將軍為敵。”
曹昂順勢道“子綱先生的判斷,本將也願意支持。這樣吧,你代表本將走一趟吳縣,勸說孫家人歸順。如果孫家歸順,他們的罪行我既往不咎。孫家人不識時務,我隻能以直報怨。”
張紘眉頭深鎖。
去吳縣招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還可能被殺。不過如果能勸降孫家,也是一個功勞,在曹昂的麾下就有了立足之地。
張紘想清楚後道“在下願意前往吳縣,招降孫家。”
曹昂點頭道“子綱先生好好休息,明天一早,你先一步去吳縣。”
“諾!”
張紘拱手應下。
曹昂沒有擔心張紘回了吳縣要繼續抵抗,江東大勢已經改變,張紘回到吳縣不可能繼續為孫家效力。
就算張紘冥頑不靈,曹昂也沒什麼擔心的。
曹昂把一切安排妥當,起身去探望受傷的傷兵,晚上又和將士一起吃飯,到了深夜才回營帳休息。
政務是諸葛瑾負責安排,曹昂不擔心。
……
吳郡,吳縣。
這是孫家的大本營。
所有政務是張昭具體負責,做決定的人則是孫權。
孫權才十八歲,卻身材頎長,頗為英武。孫權的性格很沉穩,不像孫策那樣喜歡橫衝直撞。
孫權在後方坐鎮,身邊卻有些人,比如周泰、步騭和呂蒙等人,再加上孫策留在後方的淩操、陳武、宋謙、徐盛和潘璋,也是人才濟濟。
之所以後方人員齊備,是孫策擔心江東大族反水。一旦後方兵力少,前線有一點風吹草動,江東大族就可能拿孫家人去投降。
孫家府邸,書房中。
孫權正在翻看所有的資料,雖然全部的政務是張昭負責,且張昭處理得極好,孫權依舊不放心。
自己的性命,必須自己掌握。
把所有一切,都寄托在彆人的忠心上,不是孫權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