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腦子直,還有點轉不過彎,愣愣地眨了眨眼:“哥,你這話說得我有點糊塗啊。”他指著那玉壺春瓶,“這玩意兒不是……”
“等等,”秦浩峰突然伸手攔住了柱子,聲音有些顫抖,“哥,你的意思是……”
陳陽輕笑一聲:“糖豆,你覺得那些戰車國,一年連幾件華夏瓷器都沒碰過的洋鬼子,他能分辨出什麼是官窯,什麼是民窯麼?”
“絕對不可能……”秦浩峰咽了咽口水,搖搖頭。
“柱子,你覺得,年代他們看得懂嗎?”陳陽看著柱子,笑嘻嘻問道。
“看不懂。”柱子瘋狂搖頭。
“工藝呢?”
“也看不懂。”
“釉色的深淺變化?胎質的細膩程度?畫工的精細差彆?”陳陽一連串問道。
“都……都看不懂。”秦浩峰、柱子的聲音越來越小。
柱子終於反應過來了,瞪大了眼睛:“哥,你的意思是,反正他什麼都不懂,咱們給他什麼,他都分不出真假?”
“不僅如此。”陳陽走到那些昏暗角落前,隨手拿起一隻蒙塵的小碗,“你們覺得,一個外國收藏家,他要的是什麼?”
“古董?”柱子試探著問。
“精品?”秦浩峰也猜測道。
“都不對。”陳陽輕輕搖頭,“他要的是"華夏文化"這四個字。”
秦浩峰聽完之後眉頭緊鎖:“什麼意思?”
“想想看,一個外國莊園主,他把一百件"明清瓷器"擺在自己的客廳裡,當客人問起時,他會怎麼說?”陳陽慢條斯理地分析著。
“他會說……這些都是華夏明清時期的瓷器?”柱子不確定地說。
“對。”陳陽點頭,“那他的客人會問什麼?”
“會問這些值多少錢?”秦浩峰想了想。
“還會問什麼?”
“會問這些是從哪裡來的?”
“還有呢?”
勞衫在旁邊撓撓頭,試探著開口:“會問……這些有什麼故事?”
“非常好。”陳陽讚許地看了他一眼,“那你們覺得,羅勒比會怎麼回答這些問題?”
秦浩峰若有所思:“他會編故事?”
“編什麼樣的故事?”
“會說這些都是……從華夏皇宮裡流傳出來的?”
“或者說是從某個大戶人家收來的?”柱子也想著說道。
“甚至可能說是某個華夏古董商特意為他挑選的精品?”秦浩峰越說越興奮。
陳陽滿意地笑了:“現在你們明白了嗎?對羅勒比來說,這些瓷器的真正價值不在於它們本身,而在於它們能讓他在朋友麵前炫耀的"故事價值"。”
“所以……”柱子緩緩地說,“隻要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兒,有那個樣子,就行了?”
陳陽笑著打了個響指,“對嘍!”
“等等,”柱子腦子直,還有點轉不過彎,脫口而出:“那不一樣啊!真的假的,能一樣?”他指著那玉壺春瓶,“就這玩意兒,扔到大街上都沒人要,能跟宮裡出來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