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並肩前行。
剛到張舜家門口,就看見荀建德擠在老人和孩子中間。
這家夥貪生怕死,不知何時躲到後山去了。
戰事平息。
荀建德見到王悍也很尷尬,“王先生,還好你沒事。”
“嗬。”王悍冷笑一聲,沒理他便進了院子。
荀建德在門口站了一會兒,毅然決然地下令:“來人,回去拿十袋糧食,慰勞一下村民。”
“對了,順便帶幾壇酒過來,我要和先生暢飲慶祝。”
家仆不敢反駁,連忙帶人去準備了。
在院子裡的王悍自然聽見了荀建德的吩咐,心裡稍微寬慰一些。
這家夥雖然貪生怕死。
但他終究是個值得合作的商人。
等荀建德進到院子,王悍就沒有再給他臉色看了。
“王先生,接下來怎麼做?”
有些情況,荀建德了解得比村民更多,看的也更長遠。
這次讓太平寨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必然會引來更強烈的報複。
大渝村如果不提前製定對策,肯定還會麵臨被屠殺的危險。
王悍也在考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轉頭問:“荀員外有什麼計策?”
“啊,這個……”
讓荀建德拿出糧食慰勞村民,已經是他的最大誠意了。
再提建議,豈不是還要出錢?
這事兒不行。
荀建德乾笑了幾聲,“我哪裡有什麼高明的策略,但如果先生有什麼吩咐,我一定會竭儘全力去做。”
王悍早已料到荀建德的反應,他能這樣表態,已經很難得了。
王悍也沒有指望他能出麵,解決那些村民的憂慮。
“舜哥,村長。”
猶豫了一下,王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再留在大渝村了。”
張舜沒什麼特彆的反應,他一向四海為家,去哪裡都無所謂。
倒是張老漢驚叫起來。
“村民們的根都在大渝村,他們能逃到哪裡去呢?”
大乾朝廷有著嚴格的管理製度。
村民們想要離開一個村莊,必須到縣衙辦理文書,也就是所謂的通關文牒。
這麼多村民全部搬遷,手續會極其繁瑣。
此外。
黎明百姓對土地有著深厚的依戀。
儘管在大渝村生活艱難,但至少還有一點生存的希望。
一旦離開,成為流浪者,可能哪一天餓死了都不知道。
“先生,這件事恐怕不容易辦啊。”張老漢滿臉為難,“村民們根本離不開大渝村。”
“不是離不開,隻是沒有更好的選擇罷了。”
王悍淡淡地說。
荀建德一聽王悍有意收留大渝村的村民,立刻雙眼發亮,接著勸說道:“村長,你們跟著先生,以後會有福氣的。”
“荀糧長你就彆取笑我們了,有飯吃就行,哪裡敢想什麼福氣。”張老漢搖頭歎氣。
“哈哈,看來你們對先生一點也不了解啊。”
聽到這裡,張舜也不禁抬起頭,露出疑惑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