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正色道:“本王從未想過耽誤閣下行程,攜眾人前來,隻為確保王爺安全離青州。”
王悍微皺眉頭,“王爺打算親自相隨?”
“閣下乃國之瑰寶,本王誠意結交,自當一路護送。”
成王的殷勤,讓王悍對現實產生了懷疑。
“怎敢勞動王爺。”王悍婉拒道……
\"嗬嗬,吾王希冀與閣下以摯友相待。\"青州成王闡述道:\"吾更期盼,有朝一日能見閣下以詩文記述,傳頌於世間每一角落。\"
\"閣下,懇請您接納吾的誠意。\"
言至此處,已無法再推辭。
若王悍此刻拒絕,反顯其心存疑慮。
於是,王悍坦然接納,拱手回應:\"那便叨擾王爺了。\"
\"嗬嗬,閣下,請……\"
隨即,門外靜坐的魏公公和彭世昌目睹了一幕讓他們瞠目結舌的情景。
那位在江湖中聞名遐邇,城府深不可測,喜怒不形於色的青州成王,竟麵帶笑容,與王悍親密地並肩走出。
\"二人在內談論了何事?\"
魏公公驚愕不已,\"進去時氣氛壓抑如山雨欲來,出來時卻談笑風生。\"
\"奇異,真是奇異。\"
能在英才輩出的皇室中立足,成為帝王身邊的寵臣,魏公公絕非等閒之輩。
他清楚何時該探究,何時該假裝視而不見。
此刻便是後者。
深入探究成王與王悍的交談內容,隻怕會危及自身安危。
於是,魏公公將疑惑深藏,隨同成王和王悍重登馬車,繼續啟程前行。
果然如王悍所料。
他與成王的親近之舉,迅速傳至京都權貴們的耳中。
小寧王亦在其中。
此刻王府內,小寧王正端坐書桌前,審視邊境近期動態。
滄瀾河之戰,拓跋宏視之為恥辱,誓要奪回失去的榮耀。
他集結六十萬雄師,駐紮在離滄瀾河渡口五百裡的函石關外,士兵們士氣高昂,等待春暖花開時從函石關一路攻至青州。
北方的金腰國暫無動靜,兩國已秘密修好,待冰雪消融之際聯手出兵。
邊境局勢驟然緊張。
小寧王正思量派誰去支援函石關。
如今朝廷態勢下,無論選誰,都可能引發聞太師陣營的忌憚,從而暗中作梗。
恰逢此時,王悍在淩州斬殺了州牧鄭鴻。
小寧王便順勢設局,誘使聞太師中計,借聖旨在京召見王悍。
在他眼中,隻有王悍能壓製住聞太師一黨。
儘管不知王悍會如何行動,但他對王悍充滿了信任。
因此,
小寧王密切關注王悍趕路的進度,每天都要詢問數次。
\"北部防線有張將軍坐鎮,暫時可保無憂。\"小寧王分析道:\"唯一難題是拓跋宏的大軍,函石關現有的兵力難以抵擋。\"
\"必須在三月來臨前,派出得力將領前往指揮。\"
\"目前看,狄懷仁將軍最為適宜。\"
小寧王越想越愁,\"狄將軍是聞太師一黨的眼中釘,他們絕不容許他獨掌函石關大權。\"
\"閣下,若您身處此境,您將如何應對?\"
語落瞬間,門外驟然響起一陣紛亂的蹄聲,宛如疾風穿過林梢的低鳴。
“尊貴的殿下,一隻魔法信鴿帶來了消息。”
管家手持一封魔紋信件,匆匆踏入室內。
小寧王心緒不寧,無暇細讀,目光緊鎖管家,下令道:“念給我聽。”
“謹遵吩咐。”
管家逐一拆開信函,誦讀其內容:“月滿三日,青雲伯爵於黃州的牛尾崖遭遇暗影獵手的襲擊,雖有驚無險,但刺客被捕後悉數飲毒自儘。”
“當天,青雲伯爵抵達青州的翠綠林驛站,受到了誠王的親自接見。兩人在驛站內密談,離開時彼此顯得親如兄弟。”
“誠王親自護送,穿越了青州的北部直至南部,耗時七日,直到第十日才抵達青州河畔,乘船遠離此地。”
“月滿十六日,青雲伯爵離儋州之際,儋州的漢王親臨相送。兩人並未深談,僅短暫相見即告彆。”
“月滿二十日,青雲伯爵到達繁盛的盛州,會麵了盛州的陳王,目前仍停留在此地。”
盛州與帝都相鄰,全力以赴趕路,隻需五日即可抵達。
然而,問題是,王悍為何長久逗留於盛州?
小寧王緊鎖眉頭,沉思道:“泰王和誠王距離淩州更近,對青雲山脈的了解更為深入。”
“他們對先生的重視並不出奇。”
“漢王孤高傲世,能親自前來送行已屬不易。”
“為何陳王也要涉足其中呢?”
考慮到盛州至帝都的距離,陳王實際上是諸藩王中最不可能與帝國產生裂痕的那位。
陳王不同於其他藩王,平日沉迷詩詞歌賦,甚至創作了一些流傳於大乾的名言佳句。
酒色財氣,陳王樣樣沾染,唯獨對於權力爭鬥未曾涉足。
也因此,(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