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老憨回到家的時候,院兒裡豬圈都蓋起來兩排了。清風那幾個孩子去打聽了豬的價格,豬的價格比想象的還便宜,暫時沒有買,卻狠狠的買回來了幾大車豆餅麩皮之類的東西。
女人和老憨說:“你知道嗎?你能撿到這麼大的老母豬,帶崽子的老母豬,殺豬佬不肯殺的,說是有損陰德,而且肉也不好吃,多便宜的價錢都沒人要,懷著崽子的老母豬殺豬佬也不肯殺的。”
老憨惋惜的說:“一頭老母豬養大,很不容易的,下崽的老母豬,以前可是個寶啊,現在倒好,反而成了草了,多買點這樣的吧。”
大女人笑著說:“生小豬的事不用操心,幾個孩子都夠獸醫的資格了,就怕到時候生的小豬太多,養起來會麻煩。”
老憨點頭說道:“這還真是個問題,不過也不怕的,今年年收成還不錯,糧食又不很貴,麩皮,豆餅,地瓜乾都很便宜,我就不相信豬肉一漲價,百姓不會買小豬崽兒!”
小女人說道:“老百姓不可能不養豬的,誰家養的豬多,誰家的兒子找媳婦都容易些,有相親的,心眼兒多,專門跑到豬圈裡看有幾頭豬,養的豬多,親事就容易成,這都是公開的秘密。”
老憨笑著說:“是啊,從古到今老百姓都會養豬的,曾經有一個皇帝,因為自己姓朱,就下命令不準養豬,結果沒幾天,那命令就執行不下去了,連皇帝都不敢再繼續強製執行了,除非是災荒年沒有糧食吃,其餘的時候沒有不養豬的時候。”
小女人擔心的說:“還是不要弄太多的好,萬一小豬沒人要,可就真沒地方養了,一頭老母豬能下多少崽子你們可是知道的。”
老憨卻無所謂的笑著說:“不怕的,後邊樹林裡的樹都成材了,賣掉一些樹,騰出地方來,多蓋一些豬圈不就行了嗎?再說小豬崽兒長大還早呢。讓孩子們也好好的練練手,及時調理一下那些老母豬,把小豬也都閹割了。”
大女人說道:“記得我們剛搬來時候,買的那些羊嗎?占了多大的便宜?孩子們也是從那個時候從羊身上練習醫術的。”
於是幾個女人又說起了以前養羊的事情,老憨見沒有什麼彆的事情了,又跑到牲口棚和陸老三抽煙聊天兒去了。
陸老三一見到老憨就笑著說:“東家,你的膽子挺大的,你的女人和那幾個孩子膽子更大,非要讓蓋這麼多豬圈,真的要乾那麼多嗎?”
老憨掏出煙布袋兒,兩個人抽上旱煙,老憨才慢悠悠的說道:“孩子們長大了,會有自己的想法的,有想法就鼓勵他們去做,如果事情成功了,就讓他們明白努力才能成事的道理,如果事情失敗了,也讓他們明白過日子的艱辛,這樣挺好的。”
陸老三愣了好一會兒,才說道:“財東家的腦子和我們普通老百姓長得不一樣!想事情怪異的很!”
老憨笑了笑說:“半大的豬價格也不貴,孩子們要是願意買,養到年底也能賺一些錢的。你也買上幾頭吧!”
陸老三笑了笑,沒再接話,兩個人就靜靜的抽著煙,聽那些大牲口咀嚼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