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兩個人又坐到了一起,老官兒悠悠的開口說道:“如果你是皇帝,你把都城定在哪裡?”
這種問題老官已經不止一次問過老憨了,老憨每一次的答案都不一樣。
這一次,老憨毫不在意的說道:“肯定是個交通便利的地方,不然糧食運不進來,都城裡的人吃什麼?邊境有人作亂,京城如何派兵去打仗呢?交通便利是第一位的。”
這兩個人就這麼自然而然的信口開河。一個問的隨意,一個回答的自然。
老官點了點頭,很滿意的說道:“有沒有讀過書,和有沒有見識,還真的是兩碼事兒,你這個回答還真讓我滿意,你還是有些見識的呀!”
老憨很隨意的笑著說道:“咱們老哥倆聊天,想什麼我就說什麼了!”
老官兒笑得很開心,整個人更加輕鬆自在起來,是啊,這裡天高皇帝遠,自己現在也是個閒雲野鶴一樣的人了,太多的事情不必要在意了,這才是自己現在該要的生活呀!
收起笑容,一本正經的說道:“你說的很對,古代的時候,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陸運,都城都會定在內陸,後來人們發現水運更加的省力,更加的方便,於是便聯通河流,大力的發展水運,幾千年之後的現在。水運越加的發達了,所以現在定都在北京靠海比較近一點的地方。”
老憨卻不明白的問道:“說書先生說,定都北京是為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皇帝想的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老官點點頭說:“是啊,做一個皇帝哪有那麼容易,都城定到哪裡,必須綜合考慮很多方麵的事情,但是交通卻是必須考慮的一方麵,你知道京杭大運河吧,是先有的北京,還是先有的京杭大運河啊?”
老憨想了一會兒才說道:“好像是大運河,更老一些,隋朝的時候就已經在修大運河了……”
老官很滿意的說:“說的不錯,京杭大運河的確是在隋朝的時候就全線開工,但是要叫我說啊,大運河開工的時候,比隋朝還要早太多了,算起來,秦朝還沒有統一六國的時候,人們為了水運方便,就開始開鑿運河了……”
講了好一會兒之後,老官又自我否定道:“其實有個地方我還講錯了呢!最早關於大運河的記錄還要早的多,春秋時期吳王夫差,讓人打通了長江和淮河,後來這條運河叫做邗溝,這應該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
老憨並沒有打斷老官說話,而是如癡如醉的繼續聽下去。
隻聽那老官又繼續說道:“又過了100多年之後,魏惠王又修了一條連通黃河和淮河的運河,這條運河很有名,就是說書先生經常提到的鴻溝,後來項羽和劉邦兩個人中分天下,就是以鴻溝為界限的,到現在下象棋,楚河漢界,那中間的界河,就是說的鴻溝啊……這其實是隋煬帝楊廣修的隋朝大運河的一部分,這一段大運河的修建時間比隋朝要早的多……”
這老官講的很隨意,卻很詳細,老憨聽得更加仔細。
老官講的由淺入深,顯然是在增加自己的見識。
老憨相信,老官的下一步,就是擴大兩家人合作的範圍,或許這老官早有自己的布局,隻不過自己習慣了穩紮穩打,老官才放慢了節奏。
但有一點兒,老憨是可以肯定的,這老官兒希望在他百年之後,兩家的關係仍然很好,還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幫助。
否則這老官不會刻意的增長老憨的見識,隻不過他表現的很隨意,很自然而已。
喜歡崛起的家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