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家族會議再召開的時候,香蘭的孩子也參加了。
儘管有的孩子年紀尚小,但老憨還是讓他們坐在一旁,安靜地聆聽。
每個女人的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是這個家的一份子,隻有這樣,家裡的矛盾才會少,家族才會發展的快一些。
大一些的孩子已經能乾事兒了,自己輕鬆多了。沒有自己參與,事情照樣可以進行得很好。
受災的地方終於確定了下來,離得遠了一些,而且的確跟想象的一樣,什麼東西都在掉價,唯獨那糧食的價錢漲得很貴了。
孩子們拉去了糧食,拉回了大批的物資,這些東西,災荒之後一定會漲價,這都是老常識了。
平常的年景裡,高粱和地瓜乾賺不了太多錢的,這些東西並不好吃,高粱的主要用途是喂牲口和釀酒。地瓜乾的主要用途是喂豬和釀酒。
但是一到了災荒年,這些東西卻最受歡迎,因為便宜,還能填飽肚子,餓不死人。這些東西即使是漲價了,也比彆的糧食便宜的多。
於是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災荒年裡賣高粱和地瓜乾之類的東西,賣的便宜賣的多,賺的卻不少。
彆的做糧食生意的商人,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可是誰叫老憨家裡有釀酒的作坊呢,平時囤積高粱和地瓜乾的時候,比彆人更大膽一些,更有底氣多囤積一些。
車隊的人手不太夠,短途的車隊也編入了長途車隊裡。
另外桃花源的人也過來幫忙了,陳六子也帶著土匪過來幫忙了。
土匪其實也就是老百姓,隻要讓他們有事乾有錢賺,他們反而比彆人更能出力,而且車隊有他們保護車隊,反而讓人更加放心一些了。
那些收集起來的蝗蟲,人們終於吃夠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味道很好,有一股蝦米的味道。
時間一長,人就吃不下去了,這東西再怎麼說也不是糧食,吃多了還真不行。
但是拿來喂豬還是很好的,被鹽水煮過的蝗蟲,摻進豬食裡,豬格外的愛吃,永遠都吃不夠的樣子。
金蘭看著搶食的豬笑著說道:“豬這個東西可真皮實啊!這才是咱們老百姓的寶貝呀!”
香蘭也笑著說道:“誰家裡的豬多,孩子都好說媳婦的,我還從來沒想過養這麼多豬……”
這兩個女人都非常喜歡養豬,她們認為豬是財富的一部分,婚喪嫁娶,這些人生大事,都需要殺豬擺宴席的,大戶人家,每到過年也要殺年豬的。
那個年代的老百姓,家裡可以沒有錢,但不能沒有豬的,擺宴席豬肉可以買,豬糞可沒人賣給你,你的莊稼能種得好嗎?
老憨那一年白撿了一頭老母豬,又建了豬圈,狠狠的賺了一筆錢,從此之後這個家裡的人對豬格外有感情,這些年養的豬都不少,隻是可惜,再也沒有像那一次那樣,短時間內賺到那麼多錢。
但是所有的人都不在乎,照樣每年養很多,莊稼地裡有多少糞也不嫌多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