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已經被土匪搶光了,還是趕緊賣掉一些土地把兒子孫子贖回來吧。
果然賣土地的時候,彆的員外推三阻四不肯買,拚命壓低土地的價格,他們也在痛打落水狗,最後終於還是賤賣了一大部分土地才贖回了兒子孫子。
唯一慶幸的是兒子孫子沒受什麼傷害,張二麻子做事情有數,雷聲大雨點小,隻要不鬨出人命,就不是什麼大案子。
從此錢員外家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風光。
亦庸又把家人聚到一起討論事情,老憨在裡屋聽他們談話,這種事情他連麵也不願意露了,高興了會過來聽兩句。
有一個孩子說道:“員外和員外之間有時候是朋友,有時候其實是對手,某個員外落了難,彆的員外不但不會出手相助,還會落井下石,這次錢員外就是個例子……”
另一個孩子表示讚同,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們家以後多和彆的員外交往,尤其是遠處的員外,不會發生利益衝突,可能更好相處一些,近處的員外反而要小心一些……”
還有一個孩子提到了比較現實的問題:“那些教徒的反叛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知縣大人用不著團練的這些人了,以後團練這方麵的問題要低調一些……”
接著就有孩子表示反對:“知縣大人沒有取消團練的意思,隻不過覺得團練應該為他所用,出了事還不要讓他擔責任,隻要注意這一點,不會有問題的……”
有幾個孩子是讚同這個觀點的:“該低調的時候要低調,我們不能太顯眼兒了,但是團練也是我們的實力,有實力才不會被彆人惦記著,彆人不敢欺負我們了……”
聽著孩子們各抒己見,老憨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孩子們長大了,不用自己太操心了。
老憨坐著馬車去看了看了兒子亦能,這孩子從小就老實本分,想讓他聰明伶俐一點,能一點兒,給他取名叫亦能。
結果這孩子也沒有變能,更加的老實本分了。
平時就喜歡伺候莊稼,農閒的時候殺羊賣羊肉。
這孩子也太無欲無求了一點了。
亦魁那孩子不太聽父母的話,當年義無反顧的娶了一個寡婦為妻,讓他母親傷心了好一陣兒。
可是這孩子很快發展起來,自己隻是稍微扶持了一下,就乾的有模有樣了……
亦傑那孩子聰明伶俐,跑前跑後和彆的員外打交道,尤其是和員外富戶的孩子們相處得非常好……
亦勇那孩子武功底子最好,走南闖北的,很快就在運河上混的風生水起了……
可是這個亦能算是怎麼回事呢?以前的時候覺得這孩子最是懂事聽話,現在在看他,反而覺得最沒本事的就是他了。
隻知道踏踏實實的種莊稼,越來越像個本分的莊稼漢子了!
這樣也好,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有本事,隻要踏踏實實過日子,也沒什麼不好。
隻是前些日子,這小兩口回家的時候,兒媳婦問了自己婆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小妾生的孩子有沒有口糧田?”
這小媳婦想乾什麼?難道是……
自己絕對不鼓勵孩子納妾的,但是每個孩子有五畝地的口糧田,這事不用變。
自己必須和老伴親自看一眼,到底怎麼回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