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憨笑著說道:“那又能有什麼用呢?不是從小訓練的,沒用的,隻不過是找借口多收兩個團練費而已,咱們兄弟還缺那兩個小錢兒嗎?”
姚員外點頭說道:“這話也對,你的孩子當中本來就有好手,你自然看不上這些。”
老憨笑了笑,沒說什麼,自己這邊有幾個孩子的功夫很好,老憨並沒有刻意的瞞著,這也不是什麼秘密。
兩個人很快又轉換了話題,又說起了那位舉人的事兒。
姚員外那個縣裡有一個人考上了舉人,這在老百姓心目當中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讀書是一件非常費錢費力的事情,這一點所有的人都深有體會。
老憨才開始的時候,自己教孩子識兩個字兒,後來讓蘭蘭和玉蘭兩個人教孩子,再後來當上了員外,便請來了私塾先生正規的教孩子。
不但教自家的孩子讀書認字,還教周圍百姓的孩子讀書認字。
可是沒過幾天,周圍百姓的孩子就不來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哪一樣都需要花錢的,哪一樣的價錢都不低。
再說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野慣了,拔草放羊可以,上樹掏鳥窩,調皮搗蛋,你真讓他規規矩矩的坐在那裡讀書認字,小孩子並不習慣,非常的不喜歡。
等到孩子長得大一些了,就可以幫著家裡乾活了,再讀書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
老百姓就認為根本沒必要讓孩子再繼續讀書認字了,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能簡單算個賬更好。
再繼續讀下去,能有什麼用呢?還能指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考個功名嗎?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再說現在考上功名,也沒有多大的用處了。
曆史上隻要考上秀才,那就成了讀書人,朝廷一定會給予照顧的。
朝廷也知道讀書是費錢費力的事情,會給秀才家裡免去賦稅,還有很多彆的照顧。
可是到了現在,賦稅也隻能免去很少的一部分,讀書人的地位遠不如從前了。
彆的朝代,文人聚在一起,哭個廟鬨個事兒,朝廷一點辦法都沒有。
可是後來突然大興文字獄了,把個讀書人折騰的死去活來,讀書人再也不敢哭廟鬨事兒了。
一句話,讀書人的地位遠不如從前了,得到的實惠也更加的少了。
但是讀書人還是非常受人尊敬,家底不厚實的人家,很少能讓孩子堅持讀書寫字兒的。
老憨這麼多年堅持讓孩子讀書認字,有的孩子自己堅持不下來,老憨也沒再過分的要求他們,隻有幾個孩子還不錯,繼續堅持著,可是這麼多年了,居然連個秀才都沒有考中。
姚員外那個縣裡,居然有人考中了舉人,這可是非常小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誰能想到,這位舉人居然攤上了人命官司!
這位舉人姓楊,家底也是很厚實的,名下有很多的房產土地,於是便把一部分房產租了出去。
租他房子的有一對小夫妻,做豆腐生意的,丈夫憨厚老實,妻子長得漂亮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