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大女人在操心的,有大女人在,讓老憨能省不少的心。
大女人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合格的當家主母,連香蘭生的最小的兒子,大女人都在柳家村給他置辦下了土地。
可惜大女人已經不在了,這讓老憨迷茫了很長的時間。
自己的身體還算健康,自己生的這些孩子也差不多安排明白了,但是也有說不定山高水低的時候。
剩下的幾個女人,沒有大女人的那個才能,不會弄得那麼明白的。
自己還是把族田的製度交代下去吧,這樣自己也就省心了,就算自己百年之後,家族也不會亂。
老憨在很久以前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了,以前也和老官哥哥討論過這個問題,也和自己的女人孩子討論過這個問題。
大家也沒有太多的意見,畢竟族田已經盛行千年了,有族田的才能算得上是一族人,沒有族田隻能算是親戚,什麼都不是的。
有的人很有意思,直接對彆人說道“我是你叔,你必須得聽我的,尊敬我……”
話還沒說完就被彆人打斷“我沒糧食吃,餓的兩眼冒金星兒,你沒來給我當叔,現在想起來給我當叔了,我知道你是誰呀!”
這根本就是個笑話。
想要給人家當叔,必須要有資格才行,光有輩份放在那裡是沒有用的。
族田其實沒有太大的用處,他隻是給本族的人最低的生活保障,保證在災荒的時候不被餓死,保證在小的時候有書讀,保證在老了的時候有人管。
但是族田也很有用處,曆史上的很多家族,就是因為族田的存在,延續了一代又一代。
老憨一家一直有這個打算,但是卻沒有實施。
才開始是沒有基礎,人員太少,土地也不是太多。
後來發展的太順利了,占下了很多的土地,人員也多一些了,這時候設立族田分給孩子們一點利益,孩子們真看不上。
自己和幾個女人辛苦了一輩子,把孩子們都拉扯大了,有的給了一些土地,有的做了一些生意,已經安排明白了。
孫子們能不能過好,那就要看兒子們怎麼做了,自己隻能給他們安排一個族田,讓他們有一個最低的保障。
老憨這時候,寫下自己對族田的安排,時機應該是正好的。
於是老憨提筆繼續寫道“族田為全族人共同所有,任何人無權買賣轉讓……”
寫完了這些之後又寫了一些規章製製度之類的。
老憨寫得很細致,很繁瑣。
老憨是參考了彆家的家族製度,又結合自己家的實際情況,寫了一些規定,而且很多還是以前和女人孩子商量好的。
就算是這樣,有很多地方還是有不切實際的,老憨推敲一番做了標記,打算以後把女人和孩子聚到一起再商量一下。
老憨寫到半夜,終於把寫好的東西放了起來,就先這樣吧,恐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動,做到真正能夠實施,恐怕需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