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就將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憑借武力威懾逼得對方信任自己,不得不對自己言聽計從。
交一半是什麼鬼?剩下那一半想乾什麼?留著造反嗎?
很不幸劉辯就是這麼想的,他收到了這部分兵權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削弱張讓。
劉辯身後肯定有高人指點,他沒有直接削弱張讓的權勢,畢竟還有一部分西園軍在張讓手中,這些人鬨起來也不是一件小事。
他將兵權交給了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不僅僅是西園軍的兵權,連掌握在黨人手中的南軍兵權也交給了這個人。
這個人就是朱儁,劉辯親自勸說朱儁重新出仕,並且一上來就委以重任。
這個結果對於黨人來說自然是千肯萬肯,他們上交兵權的時候都沒有任何猶豫,畢竟他們殺人也不是靠那些士卒的,皇帝重新取得權勢才是這些人想要看到的事情。
隻有劉辯取得了權勢,在黨人看來如眼中釘一般的宦官才能死無葬身之地,他們這些黨人才有出頭的機會。
也正是由於黨人交權過於痛快,沒怎麼經曆過政治鬥爭的劉辯很輕易的就被黨人控製,對他們言聽計從。
為了重新拾取劉氏的威信,劉辯命令朱儁收複洛陽。
但見過大風大浪的朱儁很清楚,這個舉動實在是太危險了,大軍全部出擊稍有不慎自家後院可能就會燃起熊熊烈火。
奈何劉辯心意已決,根本不停勸說。
所以現在朱儁隻想快,也隻能快。
隻要他夠快,就能在張讓和何進反應過來之前拿下洛陽,讓劉辯重新得到軍隊的保護。
然而張讓或許沒有反應過來,可是何進真的沒有察覺嗎?
必然不是,何進可能真的看不清時局,畢竟為了誅殺宦官,他甚至提出了讓年少的郎官進宮伺候自己妹妹這種腦殘的想法。
可許攸不會反應不過來,畢竟以他的才智這麼簡單的局勢分析起來不要太容易。
那為什麼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何進卻沒有任何動作呢?
排除所有不可能,真相再怎麼離譜也會是事實。
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許攸策劃的,讓劉辯身邊失去防衛力量,進而完成自己的某些陰謀。
這種結論其實不難推敲,因為袁紹退兵了。
袁紹早退兵或者晚退兵都會讓這件事變得複雜,可他偏偏在朱儁剛剛收複穀城的時候退兵了。
這就很有意思了。要知道朱儁手中的兵力可不比袁紹少,隻要袁紹再堅持幾天就能一舉攻破洛陽,曹操將會在劫難逃。
可在這個節骨眼上退兵絕不是一種巧合,很有可能是袁紹和自己的老上級何進聯手了。
沒錯,就是和何進聯手,而不是和長安聯手。
何進的目的同樣也不單純,他好好的一個大將軍本應該權勢滔天,結果卻窩在高陵這麼一個地方作威作福。
說何進沒有誌向那是假的,看看他曆史上大將軍府的屬吏就知道何進是個有想法的人。
畢竟曹操、袁紹、荀攸等人都出自大將軍府,盧植等一幫實力老臣也對何進馬首是瞻。
他隻是蠢,單純的腦子不行而已。
其實也正是在高陵這段作威作福時間,讓何進產生了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我們的何大將軍百無聊賴之際終於願意讀幾本書來充實一下自身,好死不死的他讀了有關霍光的書。
霍光是個賢臣這毋庸置疑,但何進卻不想成為霍光那樣的賢臣,他隻想擁有霍光那樣的權勢。
有個人在他之前已經為他做了榜樣,上一任大將軍竇武就很符合何進對權力的認知。
想要成為另一個竇武靠他現在手中這點力量肯定不行。
老部下、大帥哥、名門之後袁本初就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而且何進已經受夠了傲慢的許攸,他迫切需要一個新的外掛大腦幫助自己。
許攸在高陵確實很囂張,仗著何進離不開他,沒有將任何人放在眼裡。
口無遮攔見誰都懟不說,他還有點不太好的小癖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
這種事在那個時代也不是什麼值得注意的事,問題是許攸本身相貌一般,他看到美麗的女子都想占為己有。
在高陵這幾年他已經收集了數十位美人,而隨著他愈發不將何進放在眼裡,他甚至打起了何進府裡侍女的主意。
這一點讓何進幾乎想要抓狂,自己的東西不用那也是自己的,一個臣下居然妄圖給予,真是反了天了。
就這樣,司隸這片本應該是天下間最安全的土地,又一次成為了紛爭的中心,周邊勢力都將手伸了進來。
什麼?你說王弋沒動手?
不好意思,王弋還沒來得及動手,不過蔡琰已經到了偃師,裡洛陽不過幾十裡的距離了……
而且李儒整裝待發,正在和董白告彆,他這一次的目的地同樣也是洛陽。
ps前幾天就是高燒,這兩天就是上吐下瀉,也是醉了……
今天坐在馬桶上的時候翻了翻評論,感覺又好氣又好笑。
解釋幾個問題。
第一,東漢實行的是鹽鐵私營,設有鐵官監管,著名的《鹽鐵論》講的就是鹽鐵私營的問題。
第二,當時的東北不是一片凍土,耕種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小冰河時期是從十三世紀開始,十七世紀結束的。沒有開發東北完全是因為當時的保暖技術不行,冬季人們很難在東北生存。再加上當時種植的作物和東北深山老林的環境,漢朝認為東北沒什麼開發價值。
第三,文臣武將不是想招就能招的,很多人的出道身份並不低,主角給不了他們更高的官職,就比如黃忠,總不能在劉表麾下是個中郎將,跑到王弋那裡在去當個校尉吧?當時招募看利益的同時也要看誌向,很明顯黃忠不是一個有誌向的人,他兒子就是他的命根子。但是主角和劉表隔著那麼遠,怎麼可能拉攏到黃忠?
第四,古城和現代城市大多不在一個地方,比如著名的石家莊趙子龍,常山是個郡國,怎麼可能用現在的地理位置測算當時兩個城鎮的距離?而且我文中的裡用的都是漢裡,說到現代度量單位我會用米和公裡、千克這些。
我在這裡解釋就是為了告知還看這本書但前麵有些不理解地方的朋友,很多人自認為看到了某個毒點噴了兩句後就走了,你跟他解釋也不回,說不定還會反手一個差評,我也懶得和他們說了。
喜歡三國征戰漢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征戰漢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