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末將沒能完成軍令,請殿下責罰。”太史慈單膝跪地,在王弋麵前請罪。
百官一行順利發現了齊憾,不出所料解決掉了刺客,但那些所謂的刺客終究成了棄子,直到最後也沒人出來為他們指引一條活路。
太史慈知道這不是王弋想要看到的,完成命令算不上失敗,可隻完成命令絕對算不上成功。
這也是為什麼王弋願意將後軍長時間交給太史慈的原因,太史慈的認知實在是太穩了,很清楚自己的實力,更清楚王弋要他親自去做的原因。
王弋陰沉地地看了太史慈片刻,起身走過去親自將他扶起,無奈歎息一聲:“子義啊,人確實不能貪得無厭,就像我想讓你找到罪魁禍首一樣。那些人精明著呢,我不動,他們也不會動。”
“殿下,那可是兩千人,不會說放棄就放棄吧?”
“錯,不是兩千人,可能是一千戶,一千五百戶,也可能是兩千戶。”
“唉……也不知他們受了怎麼樣的蠱惑,才會做出此等行徑。”
“子義,你歎什麼氣?哈哈哈……”王弋聞言忽然大笑起來,說道,“那些人又不是你殺的,就算是你殺的,所有的罪過都會記在我身上,要歎氣也是我歎氣啊。”
聽到這話,太史慈滿臉疑惑,問道:“殿下,您有什麼罪過?他們截殺傳旨欽差就是該死!”
“他們確實該死,而且死的很有價值。那些人的死會被記錄下來,原因則會被刻意隱去,隻會說我在行軍途中我在行軍途中屠殺了兩千戶百姓。”
“誰會相信?誰會平白無故殺戮百姓?特彆是殿下您?反正末將是不信的。”
“子義,都說白紙黑字無法說謊,但有些人卻能用最真實的事物編織出最惡劣的謊言。若我說他們會來行刺我呢?若我將兩件事顛倒一下順序呢?國君殘暴無道,民間義士替天行道刺殺國君,奈何寡不敵眾以失敗告終,義士身死。殘暴的國君為了泄憤,屠殺了隱於山野的兩千戶百姓泄憤。這樣的故事有多少人會喜歡聽?”
“這……這……如此顛倒黑白,難道不會遭受良心譴責嗎?”
“彆管良心不良心,我就問你,這樣的故事有多少人喜歡聽?又會有多少人聽到會寫入自己編纂的書裡?”
“平時不為百姓奔走,坑害百姓性命卻毫無顧忌,還想博一個美名?不為人子……他們難道不知道挑起一國之主的憤怒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嗎?”
“子義,我並不生氣。你也知道,即便我將河北治理得不錯,叛亂依舊年年不斷。我要是和這種人置氣,早就氣死了。”王弋笑了笑,回到案前,提起筆說,“不談這些了,不過是又一次的爭鬥而已。你不是提過那幾個斥候出力頗多,很是英勇嗎?我親筆給他們寫封賞文書。告訴他們,文書在軍中留下備份後,他們可以帶回家留著。”
“多謝殿下。”太史慈又驚又喜,他本就是個重義氣的,王弋這般可算是給足了他臉麵。
然而王弋卻一邊寫,一邊說:“我寫個文書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這段時間你可就沒有閒暇了。”
“殿下有何吩咐?”太史慈以為王弋又有新任務。
哪知王弋卻說道:“剛剛不是說了嗎?他們會來行刺本王。”
“來軍中?來送死嗎?”
“是不是送死,就要看你太史子義的本事了。”
喜歡三國:征戰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征戰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