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兔年最後一個月。
臘八節這天,一顆恒星隕落,常威心裡空落落的。
仿佛心被人挖去一塊,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人,為了這個國家,嘔心瀝血,剖肝瀝膽。
第二天,常威帶著常九安,找霍啟發、陳五常、寧一子,劉黑子一起喝酒。
常九安如今虛歲十三,是個小爺們。
常威有意識帶著兒子見見世麵,開拓下眼界,放眼看世界,這事兒不分男女。
“花爺,我們要不要送送?”
“送送可以,彆弄彆的,控製下情緒,現在很多事沒有明朗化。偉大的人,永遠不會被時代忘記,也不會湮滅在曆史長河中。”
常威端起酒杯潑灑在地上,“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幾個人悶頭喝酒,此時不是歡聚一堂的夜晚,是告彆送彆的哀思,一杯一杯酒,祭奠胡公。
晚上,常威站在清冷的雪地裡,院子裡反射蒙蒙月光,影子散發著毫光,好像黑暗中的舞者。
常九安感覺爸爸今晚很悲傷,淒涼雪夜肅穆高遠,深邃黑空高深莫測。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傷神。
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常威誦讀完詩,拍著常九安的肩膀,“兒子,爸爸老了,以後你要成長起來,國家需要你。”
15日,常威沒有去順城街送彆,他的身份不合適,保住他目前的地位,才能發揮更大的能力為祖國做貢獻。
聞人英被帶走調查,商業局現在群龍無首,常威也不占那個位置。廳級一把手身份太微妙,過幾年他想搞經濟。
以後他不能隻帶著大家讀紅書吧,沒能力管理那麼大一攤,還霸占書記寶座,國家不缺他這麼一個人。
占茅坑不拉屎,耽誤有能力的人,罪過就大了。
7月6日,有一個讓人悲痛的消息,老總辭世。
常威緊張起來,今年大事特彆多,太陽一般的恒星隕落幾個,還有唐山大地震。
電話打給張文月,再三叮囑,一定找氣象學家和地震專家時刻關注水文地質變化,還有動物遷徙。
軋鋼廠和肉聯廠聯合成立的災後搶險救災訓練,已經進入考核階段。
常威在商業局全係統號召年輕職工參加訓練,同時讓商業局囤積大量食物,棉被,帳篷,衣服,靴子,鐵鍬和鐵鎬。
所有卡車檢修保養,油料的儲存。
更多的物資常威找來懂行的人清點盤查,商業局很多人偷偷嘲笑常威,杞人憂天。
要不是這九年多常威打下的名聲,早有人撂挑子不乾了。
找到廖京和閔玉山,提出自己的擔憂,讓兩個人提前做好準備,萬一真出現突發的災難,可以做到第一時間開赴災區,第一時間搶救。
早去一分鐘,多救出一個人都是大功德,千萬務必記在心上。
所有物資,商業局開足馬力也要供應上。
上級打來電話,詢問常威在搞什麼?現在四九城竟然出現部分物資供應不足。
常威說這是一場接近實戰的演習,如果真有災難發生,對國家傷害太大。
上半年,由於鐵路運輸不足,許多地區產品運不出來,燃料、原材料運不進去。
鋼欠產123萬噸,鋼材欠產86萬噸,化肥欠產58萬噸,棉紗欠產57萬件。同期,輕工業生產減少供應商品14億元,財政減收20億元。
再有一場世紀大災難,中國人民又要承受多久的困難。
常威跑到上級單位,跟領導立下軍令狀,如果到建軍節依然風平浪靜,常威主動在全係統做檢討。
常威在防蘇空炸訓練中獲得先進個人表揚,上級領導對他還是很看好,有衝勁,有想法,有能力,就是膽子太大。
但是眼裡揉不得沙子,抓敵特抓思想,對D忠誠,對國家甘於奉獻,是個好同誌。
嶽虹,霍啟發等人紛紛表示擔憂,常書記真有點杞人憂天,不就乾旱了點,和地震有什麼聯係。
常威希望這個世界他是錯的,就算被擼到底變成普通工人,他也願意。
一個商業局副書記的職位,換40萬人毫發無損,他願意。
商業局和肉聯廠不少人坐不住,一封封舉報信,說常威霸道蠻橫,搞帝國主義**,勞民傷財,破環紅色主義的物資供應,擾亂市場秩序,導致物價不穩......
常威很痛苦,那些舉報信無關痛癢,還不如蚊蟲叮咬,他不能擅離崗位親赴一線,一天一天數著日子度過。
20號,常威不顧所有人反對,按著舉報名單,把這群人整合,搞乾部防災搶險訓練,全員到場。
請病假的,讓保衛人員抬人過來。
常威沒有親自下場訓練,親身示範那套對這些老油條不會有任何觸動,相反還會被人嘲笑。
喜歡舉報,喜歡嘲笑,就是太閒,身體疲勞就不會胡思亂想,下放的人拿鋤頭,你們給我拿鐵鍬和鐵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