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正之爭”在報紙上喧鬨了一陣子,好多學究如喪考妣,為此諍諫不已。然而隨著河南安陽縣殷墟中出土越來越多的禮器和甲骨,上麵大量的文字也被識彆了出來,證明我上古先民發明文字之始的時候,就是奔著簡化圖形的路子去的。
這一擊簡直是降維打擊,直接把反抗簡化字的聲音打的蹤影皆無。支持簡化字的人——主要是侍從室培養出來的翰林們,振振有詞的說“簡化字古已有之,現在都用起來有何不可?若大家要複古,那都要學甲骨文,這才是真正的文字祖宗!”
話說的不錯,邏輯也無懈可擊,但徐光啟還是覺得不習慣。例如“親”字,簡化字直接就一個“親”,不能相見又如何能親?
如此諸多例子,像是“愛”、“義”、“郷”等等正字簡化後,漢字中的美感簡直被剝奪殆儘。有好多人舉出這些例子鬨了一陣子,因朝廷置之不理,漸漸的也沒了聲息。
簡體字還有一個毛病,就是用它來寫書法不好看。好多人都知道皇帝善寫大字,都等著朱翊鈞寫出第一份簡體字書法。但這皇帝雙標的很,他在題本批答上用簡體字,在自己的書法作品上照樣寫正字。
後來徐光啟聽宮內人傳出來皇帝的觀點說,工具的歸工具,藝術的歸藝術,若想寫大字,練書法,用正字沒問題。但在萬曆十五年後在題本上還寫正字的官兒,那就彆乾了。
徐光啟就這樣一路胡思亂想著走到了教師區域,在廊下的時候就看見一群人堵在自家教研室門口,中間一個戴著純陽巾,打扮的像個道士一般的家夥,正是師範大學的校長王世貞。
王世貞看見徐光啟,連忙迎了過來。他在萬曆九年的時候,終於修成正果,被馮保推薦給了皇帝,任命為京師師範學堂的校長。
王校長險些沒被天上掉下的大餡餅砸暈,接到詔旨後哭成淚人兒。他不知道是馮保在幕後使勁兒,隻是提著禮物去見南京日報社長馮邦寧,進門就跪下了。
馮邦寧當時嚇了一跳,等問明白之後就安慰他道“這些年鳳洲先生鼓吹變法,一篇篇宏文巨製皇上都是看過的,與我何乾?您趕緊進京謝恩吧。我老馮哪裡幫的上您這個忙?”
王世貞儘管沒有進入官場,但他被任命為校長意味陷入絕望的王家從深淵之中被皇帝拉了上來,鳳洲先生從此以後成為極端堅定的皇黨——其子孫後代,代代如是。
此際見了徐光啟,他擦擦臉上汗珠道“子先,下堂課你先彆上了,趕緊入宮。”
徐光啟奇怪道“為何?出了什麼事?可是殿下”
王世貞笑道“不乾殿下的事兒,是皇上要召見你。”
徐光啟滿頭霧水時,王世貞後麵的傳旨太監閃身出來,尖著嗓子道“都尉,奴婢聽說是羅萬化總督的題本到了,其中說估摸著明年春天,將有西夷入朝進貢。皇上讓你進文華殿學拉丁和葡萄牙文,到時作為皇室代表,掌主客之事。嗯,派奴婢來,是要召見你並囑咐幾句——快跟咱家走吧。”
因樂平公主在宮中受寵,對於她的未婚夫宦官也不敢怠慢。內官將自己掌握的信息幾句交代清楚,讓徐光啟吃個定心丸。
徐光啟先答應一聲道“誰來接我的課?”說完就從包裡往外拿講義。
等和替班講師交接完了,他又直男問道“學語言倒沒什麼,但為何要進文華殿?不是進四夷館學嗎?”
那內官看向他,仿佛看見個傻子。王校長和周圍人等也都同樣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向徐光啟。王世貞打破尷尬,哈哈笑道“你個毛毛頭,昨兒還到校門口巴望著專差給你送信來。現如今讓你進上書房,那信還用走那麼長時間嗎?”
心中罵道“媽媽的,那是文華殿啊,皇太子讀書的地方!你個駙馬都尉,占著茅坑不拉屎不說,怎麼還那麼多為什麼!”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