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策_萬曆新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萬曆新明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策

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策(1 / 2)

sriptsript

從萬曆十二年從過了年開始,杭州、湖州、嘉興、蘇州、川中、漳州等二十多個州縣陸續報民變,光報閃爍不停、官道驛馬往來,將各地情況報到中樞,又將朝廷處置的諭旨從京師送到地方。

經過了第一個季度的醞釀,在土壤下方燃燒的地火突然從某些縫隙裡麵竄出,燒的帝國的統治者一陣錐心的疼痛!

四月初三,漳州府城大規模織工聚集,衝擊織造工廠,被漳州府彈壓。沒消停幾天,又有大量倒閉的生絲作坊業者衝擊繅絲廠,將此前被武力壓製的織工們又引了出來,並很快擴散到鐵器行業和棉紡行業。

在一片混亂之中,漳州府處置失當,導致當地糧價飛漲,已經失業的大量手工業者生活更加難以為繼。四月十一日,終於滿城暴動,知府倉皇逃竄,府城已非朝廷所有。隨即亂潮波及佛山、順德,並逐漸向東北方向擴散,錦衣衛國安局密報蘇杭和嘉興也有不穩跡象。

漳州知府王玉璞深知罪無可恕,安頓好家人之後,上吊自殺,成為因“江南民變”而死的第一位四品高官。

十個手指又長又短,皇帝也不能要求每一個地方官都不犯錯誤,王玉璞自殺,也就不宜再株連家人,否則天下地方官誰還敢有作為和擔當。

朱翊鈞和政事堂連夜開會,研究如何措置江南亂局。此際非是檢討政策的時候,當務之急是將這亂局迅速平定,然後慢慢梳理。

因萬曆十一年年底時,國安局已經密報江南各地有不穩跡象,朱翊鈞緊急下旨,停止海漕北運,並從北方向南方調糧,穩定江南各地糧價。這也首開大明由北向南輸糧的先河,海漕總督吳兌看見諭旨之後都懵了。

工業生產摧毀手工業帶來的陣痛,在任何國家、任何曆史階段都沒有太多好辦法。尤其是在封建社會中,基層的組織力和動員力和後世新中國存在天地之差,朱翊鈞除了早早安排賑濟,並要求地方官引導失業者向新占地移民求生之外,並無太好的手段。

儘管蒸汽機還沒有發明,但水力、畜力的大規模應用,配合新機器的高效率,已經造成了江南手工業者的大規模破產。

而新產業吸納人口的效應還沒有顯現出來——因為貨幣投放量不足,導致整個南方人均收入較過去增長有限,消費市場不夠容納新舊兩種生產模式的產品,順德茛綢那樣的商品滯銷就成為普遍問題。

這些問題,朱翊鈞都思考過。但他有些僥幸心理,認為天下百姓隻要有口飯吃,就不會奮起抗爭。且幣值改革非同小可,朱翊鈞心裡總覺得有了充分的貴金屬儲備托底之後,才能決斷——現在猶豫不決的後果已經顯現。

在禦前會議上,張居正帶著政事堂將整個江南地區的情報梳理了一遍,隨即提出處置方案一是光報下旨,命令兩廣總督調集新軍,將漳州和順德等地的民亂平定;二是各地立即開始做好彈壓準備,防止漳州府亂局擴散、重演;三是立即發放救濟糧。所有存在不穩跡象的州縣,立即進行失業者登記,發糧食補貼,直到危局消弭。

上述三條算是治標之策,且無法長時間維係。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江南亂局,政事堂分成了兩派王國光等人認為必須立即推動幣製改革,在江南開展以工代賑的各類項目,吸納失業人口並推動百姓收入急劇增加;張四維等人認為朝廷應限製江南地區新商社許可證的發放,並降低新業產能,讓失業百姓重拾生計。

張居正作為內閣總理,認為兩派都有道理,朝廷應該雙管齊下。因爭吵激烈,政事堂未能達成一致,奏請聖裁。

朱翊鈞聽了之後,沉吟再三方道“如今日本、緬甸、朝鮮、暹羅、安南等地局勢如何?”

朝中諸臣聽了,心說皇帝這一杆子扯到哪裡去了。軍情局局長劉守有敬陪末座,此時起身回奏道“現在緬甸情況最好,仰光城已經建成一半,羅總督行轅已經從勃固搬到仰光。”

“日本仍在大亂。豐臣秀吉與柴田勝家已經多次作戰,互有勝負。多地大名已經卷入,兩派涇渭分明,就看誰能定乾坤於一役了。”

“朝鮮李朝黨爭無已,李昖在去年年底將宋應溉、樸謹元、許葑等東人首領逐出朝堂,竄之邊地;現在西人盤踞朝堂,臣揣測李昖很快就會再做調整。”

“暹羅此前有欲擴地之念,被緬甸總督申飭,現在已經消停了,並無亂象。”


最新小说: 十日終焉:羊的遊戲 爭渡:一片神鴉社鼓 劍出星宿毒為鋒 曆史風口,我率領軍隊統一全球 禦獸,蛇君 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 歡迎來到枉死城 祖地隱 赤焰黎明 雁關悍卒:平定天下從照顧嫂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