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查勘尋訪蹤跡現(三)_隆慶中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隆慶中興 > 第523章 查勘尋訪蹤跡現(三)

第523章 查勘尋訪蹤跡現(三)(1 / 2)

朱載坖命陸繹給殷正茂解釋此事,殷正茂聽說是有關白蓮妖人的事情,眉頭也皺起來了。白蓮妖人的難纏殷正茂是很清楚的,他是南直隸人,對於白蓮妖人還是有些了解的,所以他很清楚這些白蓮妖人有多難纏,不過此事應該和他沒什麼關係,他畢竟隻是巡鹽禦史,又不是刑部的督捕郎中。

殷正茂於是對朱載坖說道:“殿下,臣隻是巡鹽禦史,這白蓮妖人,可是逆案,若是有什麼臣能幫得上忙的,還請殿下吩咐。”

朱載坖於是問道:“殷禦史,你說這些鹽工之中,有沒有白蓮妖人呢?”

朱載坖的這句話徹底把殷正茂給問住了,鹽工之中有沒有白蓮妖人還不知曉,但是你說沒有白蓮妖人,那恐怕有點扯淡。

白蓮教最喜歡在貧苦百姓中發展教徒了,大明鹽工的生存環境,恐怕比一般的百姓還要惡劣的多。朱重八將全國戶口按照職業分工,劃為民戶、軍戶、匠戶等籍,民戶務農,並向國家納農業稅、服徭役;軍戶的義務是服兵,匠戶則必須為宮廷、官府及官營手工業服勞役。

各色戶籍世襲職業,不容更改,農民的子弟世代務農,工匠的子孫世代做工,軍戶的子孫世代從軍。這一職業戶製度,繼承自元朝的“諸色戶計”。大明法律規定“農業者不出一裡之間,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任何人離鄉百裡,都必須持“路引”,“路引”實際上就是離鄉的證明。

對於煎鹽的灶戶也是如此,一旦為灶戶,那就子子孫孫都是灶戶。灶丁以鹽事為天,一日不煎鹽則一日無所營運,一日不賣鹽則一日受其饑寒。

鹽稅對於朝廷來說可是重要的財源,灶戶煎鹽越多,朝廷的鹽稅也就越多,所以朝廷製定了嚴苛的法度來保證鹽的產出。

按照朝廷規定,每丁歲辦小引鹽一十六引,每引二百斤,即每丁每年需辦鹽00斤。每丁有額辦引數,每日有限煎鹽斤,不容一日有誤。如若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就會受到刑罰。按大明律規定:周歲額辦茶鹽商稅諸色課程,年終不納齊足者,計不足之數,以十分為率,一分笞四十,每一分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追課納官。

朝廷不僅製定了嚴格的法度來壓榨灶戶,還毫無改善灶戶生活狀況的意思。

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灶戶往往晝夜勤勞,歲無寧日。日出之前就舉家登場,開始勞作,至日落而不得休息。灶房為灶戶的燒鹽和居住之所,其房形如覆盂,不可仰視,隻能鞠躬俯入。灶房矮小,空間緊促,內部又多置鍋爐,自然十分熾熱。燒鹽之時灶丁需時刻在旁守候,立不片刻,汗蒸如雨。即便是在盛夏酷暑之時,亦不獲時刻暫離。所辦之鹽課皆各場灶丁血汗之所出。

儘管長蘆已經開始推廣曬鹽了,但是煎鹽仍然是兩淮、長蘆獲取食鹽的主要方式。

更加不做人的是,朝廷將灶丁編入灶籍,與軍籍、匠籍同為大明三個特殊的勞役戶籍。三者之中,尤以灶戶社會地位最低,時人將其與娼妓、戲子、奴隸等同視作賤民。

灶戶所煎之鹽,是朝廷財賦的支柱,但是灶戶的生計卻是如此之困苦,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殷正茂作為巡鹽禦史,當然是深知灶戶的苦楚的,灶戶們居無環堵,身無完衣,徒有煎鹽之勞,未免饑寒之苦。這些人力,有白蓮教徒,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以麵對朱載坖的詢問,殷正茂不知道怎麼回答。


最新小说: 讓他生!讓他生! 直播買股:給五個大佬當金絲雀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