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疏陳事弊滿朝驚(四)_隆慶中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隆慶中興 > 第1158章 疏陳事弊滿朝驚(四)

第1158章 疏陳事弊滿朝驚(四)(1 / 1)

正如馬森之前所分析的一樣,六科對於內閣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內閣控製六部,主要就是通過兩種方式,第一就是直接控製該部堂官,這樣是最方便的,一部尚書是自己人,那當然是最好的辦法,不過現在這條對於閣臣來說是很難的。因為畢竟就算是政治盟友,互相之間也有政治利益的不同,人家堂堂一部尚書,總不可能完全沒有自己的政治利益吧?部臣和閣臣之間,天然是存在衝突的。

而且閣臣之間的互相矛盾和皇帝的介入會使得這個關係更加複雜,作為皇帝,肯定是要在各個派係之間玩平衡的,閣臣與部臣之間的矛盾,閣臣之間的矛盾都是皇帝利用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首輔,要想完全控製部臣都是不太現實的。

尤其是吏部、戶部、兵部這樣的要害衙門,更是各方爭取的關鍵,哪個閣臣都無法完全控製六部,即便是當年的嚴嵩、徐階,尚且無法做到,何況現在這幫閣臣呢。

而另外一種控製六部的方式就是通過六科,這種方式對於閣臣來說是很簡單的,因為能夠當閣臣的,哪個身後沒有一幫小弟,李春芳、徐階這樣的自不待言,黨羽眾多而且來源複雜,有自己的鄉黨,還有心學門徒,更有自己的門生。

就是高拱、殷士儋這樣的閣臣,也有自己的鄉黨和門生為之奔走,將自己的黨羽安排到六科,就是一石二鳥的好事,首先就是控製六科這個打手機關,畢竟現在的各種鬥爭,科道官都是重要的打手,自己在科道的人越多,噴起來就越有力,文官之間的鬥爭有時候就是這麼樸實無華,看誰能噴,看誰噴的多。

同時科道官的前途都是不錯的,也適合安排自己人,借以提拔自己的黨羽,同時利用科道的監察大權,直接影響六部行政。這也是閣臣們一貫做法。

現在本來就是科強部弱,再加上閣臣們雖然很難控製尚書、侍郎這些堂上官的人選,但是對於各部的司官還是可以控製的,這就導致一個結果,各派文官分曹為朋,言官與部院諸司官員相互攪和在一起,隻有為各自利益而結成的群體,朋黨已經初現端倪了。

但是通過控製六科借以影響六部,已經是幾代閣臣的慣用做法了,在內閣的默許和支持下,六科大肆擴張權力,從一個單純的監察機關,變成了內閣控製朝政的重要抓手,要想讓內閣自斷一臂,顯然是不太現實的。

從成化以後,六科給事中在這些事項上積極發表意見,提出建議,甚至有時關於國家大事、政策弊病、民間疾苦,幾乎都是由六科給事中最先提出來,六部據此研究覆奏意見,而對於六部的覆奏意見,六科又可以封駁、抄參乃至糾劾,部科關係已經完全顛倒。

六科淩駕於六部,而內閣又操弄六科,六部從大明朝廷的行政機關變成了為六科、內閣的辦事機構,而本來是天子耳目的六科,則成為內閣的打手,真是奇哉怪也!

現在王錫爵要求回到原來的製度,剝奪六科不該有的權力,這當然是內閣們不願乾的事情,一旦沒有六科的支持,內閣能否按住六部,尚未可知也。

現在六科的權力已經滲透進了六部行政的方方麵麵,如吏部選官,沒有吏科給事中的配合即進行不下去;戶部、工部等涉及到財政、工程等方麵的事項,必須要有給事中的參與,才能夠完成相關程序。以戶部派遣官員催督稅糧而言,必須要戶科都給事中赴司禮監領取勘合批文,官員才能派遣出去。其他部院,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等的重要工作,也大多類此。

所以對於王錫爵的這個建議,內閣認為不妥,當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六科要加強對於六部的監察,才能更好的推動朝政,打擊貪墨。

王錫爵還想繼續陳述自己的意見,但是朱載坖派人到文淵閣叫王錫爵覲見,王錫爵隻得到朱載坖這裡來,王錫爵到文華殿的時候,朱載坖正在翻閱皇明祖訓。

見王錫爵來了之後,朱載坖笑著說道:“王學士最近可是做的好大事啊!”

王錫爵趕緊說道:“臣之愚見,恐汙聖聽,但隻有一點孤忠罷了!”

朱載坖笑著說道:“恩,一點孤忠,說的好啊,朕要的就是王學士這一點孤忠,有這一點孤忠,就比很多人好了!”

朱載坖給王錫爵賜座之後,問道:“元馭王錫爵字)是朕在潛邸時就熟悉的了,你學貫古今,為朕說說,給事中在我大明是個什麼官啊?”

王錫爵想了想對朱載坖說道:“陛下,給事中乃陛下之近侍官員也!”

朱載坖看了王錫爵一眼,這才說道:“朕之前怎麼沒有發現,元馭如此有膽?”

王錫爵一句話就打在了現在六科製度的死穴上去,因為根據六科的執掌和地位,六科給事中並非外朝官員,而是皇帝的近侍官員,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大明律有明文規定,凡諸衙門官吏,若與內官及近侍人員互相交結,漏泄事情,夤緣作弊,而符同奏啟者,皆斬。妻、子流二千裡安置。

也就是說,從大明的法律規定來說,給事中是不允許和外朝六部的官員有多餘的接觸,更遑論直接參與六部的政務,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按照大明律,現在的給事中有一個算一個,都得身送東市,懸首都門,妻子流二千裡。

不光大明律有明文規定,從太祖、成祖開始,曆代先帝都重申這些鐵律,英宗時就專門下旨稱:“近侍等官潛報消息,官之不正,莫甚於此。此而不禁,何以為治。今後爾文武大臣無故不許互相往來,給事中、禦史亦不許私謁文武大臣之家。違者治以重罪,敢有阿附勢要、漏泄事情者,輕則發戍邊衛,重則處死。”

朱載坖將大誥裡麵的案例和曆代先帝的祖訓給王錫爵看,然後問道:“元馭以為何如也?”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修行十三年,才獲得二郎真君傳承 大秦係列:穿越成嬴虔 剛進入六扇門,罪犯係統什麼鬼? 劍修,狗都不談 獸源史詩 貪戀她 一世豪權,一世月明 滿門儘滅的宇智波沒有格局 [綜英美]哥譚鼠鼠人 校傲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