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位倭國現在的宗教領袖,豐臣秀吉自然是要重視的,他和毛利輝元一道前往迎接他,顯如和豐臣秀吉的關係不錯,顯如此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準備和豐臣秀吉聯手的,原因也很簡單,大明的安東都護府顯然是對淨土宗極為反感的,當年他們乾了什麼事情他們自己也很清楚,現在大明官軍來找他們算賬也是很正常的。
這使得豐臣秀吉和毛利輝元大喜過望,彆人可能不一定了解本願寺,但是作為曾經織田信長麾下的得力乾將,豐臣秀吉是很清楚本願寺的實力的,當年本願寺法主顯如娶了管領細川晴元的養女為妻,因而和武田信玄、朝倉義景結為連襟。後來石山本願寺在“信長包圍網”的戰略架構中,成為重要一員。門徒的強悍戰鬥意誌,使得即便身為梟雄織田信長軍也多次被他們實力擊敗,折損數名猛將。
使得織田信長為避免一向宗徒們再次受到煽動而叛亂,對於已經投降的一向宗徒常是毫不留情的全部屠殺,織田信長水軍以鐵甲船斷截了石山本願寺的糧道,圍困許久之後才使得本願寺降服,為了防止其再次作亂,織田信長將其燒毀,不過豐臣秀吉卻和本願寺關係良好,所以這次顯如來找豐臣秀吉,使得他的毛利輝元是極為高興的。
本願寺雖然遭到了織田信長的沉重打擊,但是破船還有三兩釘呢,經過休養生息之後,還是有很強的實力的,顯如能夠召集的兵力,並不比一些大名少,而且這些僧兵的戰鬥力很強,與其說他們戰鬥力強,不如說他們是真正的悍不畏死。口中低呼著佛號踏上戰場,直至戰剩最後一人也絕不會退縮。很多大名都不願和這些僧兵交戰。
顯如向豐臣秀吉和毛利輝元承諾,可以召集三萬之兵,其中八千僧兵,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的,等於說豐臣秀吉麾下的兵力再度超過了十萬,這使得他開始思考應該怎麼對付官軍了。
對於是否守京都,豐臣秀吉和毛利輝元以及家臣們的想法是一致的,京都不能守,也守不住,看起來京都地理位置優越,四周被山脈和水係環繞,易守難攻。這使得京都成為了一個天然的政治和軍事要塞。但是實際上對於官軍來說,由於李如鬆長期駐守京都,對於京都的地形極為了解,而且說不定在京都還有內線。
再加上官軍裝備了大量的火炮,死守京都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所以他們都認為隻能放棄京都,但是京都距離大阪很近,不守京都,那大阪守不守?大阪可是豐臣秀吉的老巢,從地形上來說,大阪也算是易守難攻的地方了,早在本願寺控製大阪的時候,石山本願寺進行了城池,屏障,土壘等武裝加固,還成功防住了細川晴元的進攻,成為了易守難攻的城池。
等到豐臣秀吉入主大阪之後,更是不遺餘力的加固大阪城,豐臣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原址上建造大阪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完成了主城的修築,然後仍持續不斷地進行著第二、第三圈)城池二之丸及三之丸)等副城的建造,同時還配置了多重護城河水堀)和運河等防禦設施的建造。
現在的大阪城,絕對算得上是一座堅城了,大阪城城牆呈陡坡狀,帶弧形,尤其是城牆垂直交接處弧度更大,明顯拉長,使敵方攀爬距離更遠,越往上越接近垂直。扇坡處城牆采用體積更大的整體石塊,打磨光滑,石塊之間的縫隙小,難以攀爬。
大阪城的城牆並非四四方方,而是采用錯層設計,以製造防禦縱深、加大火力打擊麵、分散敵人力量。麵對一字形城牆,敵方兵力可一線平推,支援火力可覆蓋整個城牆。錯層城牆可將敵兵力分割為多段,支援火力也會受到錯層遮蔽。錯層城牆構成形陣地,將正麵接敵變為正側結合接敵,從正麵和側麵構成交叉火力打擊敵方,火力發揚效果遠超一字形城牆。打擊攻到牆根、位於正麵射擊死角之敵時,一字形城牆防守者不得不探出很大身體才能完成,而錯層城牆可直接以側射火力保護。
而且大阪的城牆是倭國少見的石質城牆,對於火炮的防護力是很強的。但是現在很多工程尚未結束,主要是護城河沒有完工。而且豐臣秀吉很清楚,自己麾下十萬人,不可能都放在大阪城,而在外的軍隊很可能成為官軍各個擊破的對象,而且堅守並不是好辦法,之前北條家為什麼能夠堅守小田原城,是因為他們有越後和甲斐的援兵,還有大明的救援,不管將帥還是士卒,都心存希望,所以能夠奮力死戰。
而現在如果豐臣秀吉被圍在大阪城,又有誰能夠來救他呢?難道指望德川家康破圍而出來救他嗎?豐臣秀吉很清楚,一旦被圍,那對於織田信長來說就是進入了死亡的倒計時了,所以必須要野戰,尤其是現在需要一場勝利來振奮倭軍的士氣,倭軍現在麵對官軍未戰先怯,是極為痛苦的一件事情。
而正麵和官軍作戰,豐臣秀吉擔心自己麾下直接被打崩,唯一的辦法就是伏擊了,在京都和大阪之間伏擊。大阪市絕對不能作為戰場的,大阪地勢平坦,正是官軍騎兵用兵的好地方,如果豐臣秀吉把戰場放在大阪附近,李如鬆肯定會感謝他八輩祖宗的。
唯一適合伏擊可能就是京都附近了,京都市東南部的山科區和醍醐地區則位於山科盆地,其和京都盆地之間由清水山、稻荷山等山峰隔開。京都的北部地區則多為山地,其中較為知名的有大文字山、比睿山、嵐山等。京都盆地三麵環山,分彆是東山、北山和西山,整個盆地是東北為高,西南較低。麵向大阪的這一麵地勢平緩,不利於設伏。
豐臣秀吉於是和自己的麾下一道商量對策。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