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8章 中都事重乾係深(七)_隆慶中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隆慶中興 > 第1868章 中都事重乾係深(七)

第1868章 中都事重乾係深(七)(1 / 1)

朱翊釴聽後隻是冷笑一聲,才說:“淮西諸將確實是大明開國功臣,昔日太祖也不是沒有酬功!”

這些淮西諸將,確實是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開國之後,除了已經戰死的花雲等人之後,淮西諸將哪一個不是功加侯伯,雖然後來因為種種事情,其中的一些人被太祖所誅殺了,但是他們的旁支什麼的,仍舊有世職,在官軍中充任將帥,後來在世宗朝的時候,還重新冊封了一大批的開國功臣之後,朝廷對於他們是不薄的,而且留在中都的,能是些什麼親近之人?

這次出巡,朱載坖早就給朱翊釴交了底了,該處理的就立即處理,天大的事情,有朱載坖頂著,何況朱翊釴很清楚,朱載坖最為厭惡的就是喝兵血的行為,凡是衛尉寺審斷的苛待士卒的軍官,朱載坖從來都是從重處罰,絕不寬宥的,所以朱翊釴很清楚,即便是朱載坖知道了此事,也絕不會說什麼的。

至於申時行等重臣們,自然也不把這些中都留守司的軍官們當回事情,不過是一幫破落戶罷了,還真以為自己是什麼重臣嗎?

在朱翊釴的太子令旨下,很快就運來了部分糧食,先發放給士卒們,先解決士卒鬨餉的問題,這朱翊釴則是命令鳳陽府將鳳陽土地、人口資料取來查看,鳳陽的百姓分為土民和移民兩部分,所謂土民,就是當年鳳陽的百姓,他們是受到了優待的,尤其是其中的陵戶和親鄰二十家,署戶舊製,每名給田五十畝,止供辦皇陵祭品及守直灑掃灑,無彆項雜差。

但是那些從江南遷移而來的百姓,就不享受這些優待了,和一般的大明百姓一樣繳納賦稅,百姓向官府繳納的分為田賦、丁賦與徭役雜差三大項,現在都已經實現了折色繳納,田賦有旱地、水田兩種納稅標準,旱地每畝繳納麥約1升9合,並加派馬價銀12文,水田每畝繳納米三升四合,並加派軍餉銀83文,丁賦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不過鳳陽沒有上上,實際從上中到下下,一丁一年四元四錢到三錢不等。還有就是雜項攤派,大概一年是二千八百元左右。

按說鳳陽雖稱一府,但是實際上的賦稅還不如一縣,百姓的生計應該是好過的,但是朱翊釴隨後查看了鳳陽的人丁圖冊,臉都快黑了,鳳陽土民初設時有3000餘丁,而且太祖皇帝對於他的這些老鄉而還是不錯的,當年在分配土地的時候,也是有意偏向於他們的,田之膏腴,國初以給祭田、賜田,其餘二十六裡編民所受皆磽薄田地。

太祖皇帝在詔書中也說的很明確:“朕起自臨濠,以全鄉曲鳳陽府,有福的來做我父母官,那老的們生在我這塊土上,永不課征,每日間雍雍熙熙吃酒,逢著時節買炷好香燒獻天地,結成義社,遵奉鄉飲酒禮。”

對於土民就是予以了優待,但是即便是如此,現在土民的人口也沒有比國初增長多少,從三千餘丁增加到了四千七百餘丁,遠遠不如大明的正常的人口增長,而看到這些從江南遷移而來的百姓數量變化時,朱翊釴的眼皮直跳,僅洪武七年來自江南的移民就有14萬,之後還多次從江南移民,按理說鳳陽的百姓應該是不少的,但是現在鳳陽的百姓逃亡殆儘,根本就不剩下幾個了。

現在整個鳳陽府,減少至戶6398、口人,不到國初的六分之一,可見百姓逃亡之嚴重,編民雖有二十六裡,而有一裡止存四五甲者,有一甲止存一二戶者,百姓大量的減少,申時行等人看過之後說道:“中都虛耗,觸目驚心,戶耗者十之七,口耗者十之九。”

這麼大量的人口逃亡,在整個大明都是不多見的,朱翊釴認為除了水旱災害之外,肯定還有其他的原因,申時行、沈鯉、勞堪等人仔細查看鳳陽的賦役黃冊,同時訊問鳳陽的官吏,他們都是人精,很清楚地方官府的這些貓膩,這些黃冊多半都是糊弄上官和禦史的,真正的賦役征繳情況,這些小吏們肯定是另有一套書冊的,他們肯定是了解賦稅征收的實際情況的。

首先就是對於土民的賦稅征繳,原本土民是不征稅雜項賦稅的,後來地方官府實在是沒有收入,奏請朝廷將土民也起科征稅,奏請孝宗之後的結論是:“初供事皇陵二十戶,洪武中賜以田土房屋免其徭稅,令隸皇陵衛。後經兵流移,悉取回祠祭署附籍。既而鳳陽府奏請附其土民籍,仍免徭稅,有犯盜賊者黜之彆籍當差。至是陵戶王和等言:自祖父以來供事皇陵祭祀,今欲附籍府縣,概編裡甲,是棄臣也,亦恐皇陵之大,供事不周。上命仍舊籍,惟有罪乃與平民概論。”

雖然孝宗沒有答應將親鄰二十家編入鳳陽府戶籍,但是土民確實是照常起科了,上至閣老尚書、巡撫,下至鳳陽知縣,都認定土民承擔賦役是合情合理的,當時的閣臣李東陽就認為:“率土之濱,有不輸正供之王民,非製也;合邑之內,有不服有司之百姓,非法也。”

在地方官府的奏請下,鳳陽土民的免除賦稅待遇已經事實上被取消了,太祖的祖訓被再次證明是廢紙一張,隻要他們想廢除就可以廢除,而當年太祖的免除徭役許諾,則早就被他老人家自己給違背了,洪武二十九年,鳳陽大起民夫修築塘堰,一些土民不願赴工,甚至買通官員逃避徭役。太祖得知後,下旨斥責,“為民者趨事赴工,理當之事情,全免糧差,天高地厚之恩,除漢其餘罕有比。”,要求土民趨事赴工,而隨後的州縣官員則是援引太祖聖諭,照例征發百姓,鳳陽的大小官吏也坦承:“或時有額外不在科催,如考貢、送迎、濟貧、儲社,間亦從征。”

現在土民已經不享受什麼賦稅優待了。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日危機:從女寢開始求生之路 我,武鬆,靠科舉無敵! 肥妻懷孕後,蕭少父憑子貴 大明王朝1556 速通武俠世界:我專治意難平! 重生80:我靠懟人係統成億萬富婆 簽到,從獅吼功開始 葬仙,葬帝,葬自己 打造聖僧人設 女王從頂流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