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大雪,今年的莊稼起碼不惱蝗災,而且有很高的概率會是個豐收年。
一轉眼,便是三月份,春闈馬上開始了,葉琛心裡不免擔心小壯和溫華的科舉大業。
如果換做往常,葉琛一定是要回去看一看孩子們的。
可如今形勢不允許,偌大個河北道需要他來支撐。
他要將更多的心思用在國家大事上,比如說巡視地方,要知道手下人,總歸有幾個貪婪不法的,稍有不慎,便會將節度使府派出去的仁政搞得一團糟。
所以關於孩子們的科舉進度,隻能寄希望於他們自身的努力。
今日葉琛與陳子昂等人巡視鄉下的學堂。
陳子昂與葉琛邊走邊聊,期間陳子昂說道,“其實宣揚佛法也好,宣傳咱們的儒家文化也罷,對於華夏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咱們華夏最擅長的便是兼容並包,吸納八方文化為自己所用,使我們華夏文化璀璨絢爛的同時,也能用我們的先進文化去影響、侵略任何一個種族。”
“所以不論何時,在蠻夷看來,我們都是天朝上國。”
葉琛微微頷首,“這便是華夏文化的可取之處了,我們這個民族太擅長學習了。”
“我們總是能將彆人的長處吸取過來,變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
“這些生存在華夏周邊兒的蠻夷,他們永遠意識不到這一點。”
“他們以為在我們這裡學一點東西過去,就能變強了,殊不知他們永遠學不到我們的精髓,永遠隻是東施效顰,永遠隻能跟著我們的屁股後麵吃屎。”
“而當我們將文化作為武器,瞄準敵人的時候,他們將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因為就文化來講,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本民族的東西,而且多少都受到我們華夏的影響。”
“所以當我們用文化反擊,用武力作為支撐的時候,他們隻能做待宰的羔羊。”
二人今日先去了漢家兒郎的學堂。
漢家學堂分為兩種,一種是精英純粹的精英教育。
這種學堂以傳授儒家的四書五經為主,兼之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地理,學習的東西可謂是包羅萬象,培養的就是高素質人才。
此外則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四書五經改為國學課,不需要過於深度學習四書五經,而在此基礎上,則會專門傳授些更容易就業的學問。
比如學習異族語言,契丹語、突厥語、扶桑語和新羅語,這些都是河北道緊缺的人才。
再比如學習農學,現在不論是官府,還是私人,隻要是承包了大麵積土地的,都需要係統的農業人才。
因為他們之前傳承的農業技術,在河北道這個地方,並不是多麼實用,尤其是在河北道開拓了新農業的前提下。
所以這些農業人才,還在學堂裡,就已經成為了不少人爭搶的對象。
相比之下,用來傳授異族人的學堂,就比較敷衍了很多。
四書五經幾乎是狂轟濫炸不說,此外還會傳授他們舞蹈,音律之類的東西,主打就是一個沒啥用。
此外作為核心的佛學幾乎是每天都要學習,還要去教這些孩子,每天都要跟父母交流,讓父母也耳濡目染佛教經典。